文 | 来源·衡阳汽车网 邓文毅

政策支持车企自主创新,市场有对质优价廉的合资自主车型的需求,而合资车企又能更好的利用积累的经验和技术、产品,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合资自主品牌纷纷面世是大势所趋。

  北京晨报:在国家推出《2009-2011年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细则》中,多次提到了“支持汽车企业自主创新。此外,有消息称,政府采购细则将在今年内出台,自主品牌也将被重新定义,合资企业所创立的品牌也将归入自主品牌之列。

  媒体人张炤虎:植根本土的品牌可以派生出新的平台,减少由于前期设计缺陷带来的召回风险,降低本土适应性改进的研发成本,从而催生出更多有竞争力的产品,推动市场良性竞争。这一点也是促使合资品牌选择走自有品牌道路的推动力。

  北京晨报:在对价格极其敏感的二三线和农村市场,要让合资品牌降至一半与本土自主品牌竞争并不现实。挂个自主的新牌子,拿几个即将淘汰的平台,经过一些升级改造,生产点便宜的小车。既毁不了原有的品牌,还能与本土自主品牌轻松竞争。

  综合来说,要用商业的眼光去看这种问题,不要区分中国的还是其他,你想哪个老外可能说你中国提倡自主品牌我就做自主品牌?都是有商业考虑的。

  汽车产业振兴规划研究制定者之一、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首席专家黄永和曾表示自主品牌应满足四个条件。这四个条件为:一是由国内汽车生产企业包括中外合资企业,在中国取得的商标专用权,也就是注册商标;二是必须是上述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独家拥有商标专用权;三是拥有该品牌的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工业产权、产品改进和认可权以及产品的技术转让权;四是必须作为消费者识别的主要标志,在汽车外部显著位置如车头和车尾加以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