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来源·中国商报 本站编辑

 长春工厂工人停工

  “其实我们原来计划7月份上调工资,没想到突然发生了停工事件。”锦湖轮胎长春工厂相关人士告诉中国商报记者。目前公司管理层正在与一线工人代表进行协商,争取尽快达成共识,恢复生产。

  据有关媒体报道,锦湖轮胎长春工厂400多名工人自6月8日起集体停工。至于停工的原因,工人认为锦湖长春工厂给他们的工资和待遇太低了。

  锦湖长春工厂一期工程是韩国锦湖韩亚集团在我国设立的第三家工厂,总投资达到1.5亿美元,2007年建厂投产,是长春市重点招商引资项目。目前日产轮胎1万余条,年产420万条子午线轮胎,已成为东北地区最大的轮胎生产企业。每年给一汽-大众配套50万条,给一汽轿车(000800,股吧)配套60万条。

  另有消息称,每停工一天,这个工厂损失大概400万元的产值。锦湖方面对这一数字未置可否。

  职工收入到底是多少?“我们工厂的工人平均税后工资为1700元~1800元。比整车厂差很多, 但在同行业中属于中等水平。而在长春市,我们的工资属于中下等。工厂每年还会根据长春市最低工资水平上涨的幅度进行上调。”锦湖轮胎长春工厂方面那位人士告诉记者说。

  然而,该企业的一位姓李的一线职工却向中国商报记者反映:该工厂的工人底薪都不到1000元,80%的工人底薪在870元~950元之间,福利方面每年只有两次,奖金平均每人100元,外加120元超市购物卡,其他什么福利都没有。“我在工厂干了3年多,底薪902元,扣除保险后收入1300元~1400元,甚至更低,连在餐馆打工的工资都不如。物价不断上涨,如此低的收入很难养家。”姓李的职工还说,“工作条件也很一般,口罩每个月只发5个,手套只发10副,鞋一年1双,完全无法满足在轮胎工厂工作的需要。”

  据记者了解,工人停工导致停产已经波及到下游整车企业。由于一汽轿车的奔腾品牌使用该厂轮胎,从6月10日起,已经出现生产线短暂停产。目前,该工厂所在的长春市高新区政府已介入停工一事。

  “可年初就说要涨工资,拖到现在也没有动静。”姓李的员工告诉记者。

  那么锦湖轮胎长春公司承诺了要涨工资,而又为何迟迟不涨,以至于工人全面停工呢?

  “如果企业效益好,工人工资会有大幅提高,但现在效益并不好。”对于不涨工资的原因,锦湖轮胎长春工厂那位人士做出了如是解释。其效益不好的主要原因,一方面,与长春工厂投产较晚有关,另一方面,轮胎制造企业成本压力越来越大。那就是天然胶与合成胶的价格上涨过快,企业难以承受。

  据锦湖轮胎长春工厂介绍,天然橡胶今年价格上涨最为明显,轮胎企业成本压力都很大。去年下半年到今年的3月份,锦湖轮胎进行了3次价格上调。但上游橡胶上涨的成本压力,却不能完全通过对产品涨价来消化。“如果天然橡胶价格上涨30%,那么轮胎产品价格只能上涨10%,更多的成本需要自己消化。因为涨得太快了,客户就会丢失。”

  果真是橡胶价格上涨让锦湖轮胎长春工厂不堪重负,还是为职工低工资低待遇找托辞?在求证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还是来看看锦湖轮胎当前面临的,比停工严重得多得多的、几乎置锦湖于破产境地的更大危机,那就是锦湖轮胎天津工厂以返回胶代替橡胶的事件,该事件正在不断升级,目前已由两名律师牵头组成了千人声势浩大的维权团声讨锦湖轮胎。

  返炼胶事件再度升级

  “我们这么做的目的,就是希望撤销锦湖的3C认证,对参与诉讼的车主进行双倍赔偿。”参与起诉锦湖轮胎公司的王斌律师告诉中国商报记者。他们目前已组成了1200多人的维权队伍,并且有80多位车主签署了书面授权书,还向认监委递交了两份投诉书。

  事情的原委是这样的,今年央视3·15晚会上揭露,锦湖轮胎天津工厂在轮胎制造过程中大量超标添加返炼胶。

  面对消费者汹涌而至的质疑声,锦湖轮胎相关负责人称,公司正在配合国家质监部门进

  行检测,稍后将会公布官方声明以做回应。

  3月18日,工信部办公厅发布消息称,将“积极配合有关监管部门进一步查处,在行业内举一反三,引以为戒”。

  3月21日下午17时,锦湖轮胎全球总裁金宗镐、中国区总裁李汉燮通过央视《消费主张》栏目,面对镜头正式向广大消费者发布锦湖轮胎道歉声明, 宣布将召回所有违规产品。李汉燮发布声明时承认,锦湖轮胎天津工厂的确存在不按照公司内部标准进行生产的事实,对于没有尽到管理监督责任的相关负责人员已经予以免职,特别对没有按照公司内部标准生产的产品,在确定产品范围后申请召回,但对于召回具体时间、具体步骤并没有提及。声明中,锦湖轮胎承诺将站在消费者立场上对于锦湖轮胎所有质量问题进行快速处理,杜绝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并向广大消费者和相关人员致歉。

  道歉,召回,慢慢消除影响。但事情却并没有按此逻辑发展下去。不知是要求召回的轮胎多,企业难以承受,还是企业想尽快恢复消费者信心。5月15日,在央视3·15曝光锦湖轮胎质量问题两个月、锦湖轮胎宣布正式召回满两个月的日子,李汉燮及锦湖几大高层却又集体亮相,首度与中国媒体面对面。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李汉燮却表示“CCTV报道有误”、“产品品质没有任何瑕疵”,全面否定了公司产品存在质量问题,称“锦湖轮胎是在产品质量没有问题的情况下进行的一次自发召回”,而召回目的是“为了重新恢复消费者的信心”。

  “使用返炼胶过量就能证明有质量问题吗?”锦湖轮胎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国内舆论导向过于偏激,“锦湖很委屈”。

  中国商报记者查阅了锦湖有关道歉的文字记录,锦湖方面确实只承认了因生产环节疏漏和管理监督不足,天津锦湖工厂被报道的工段存在不按公司内部标准进行生产的事实,向公众致歉并承诺召回全部问题产品,全文只字未提产品存在质量问题。显然,李汉燮在迫于压力向央视宣布道歉信时就已埋下了“翻案”的伏笔。

  在这之前,人们还只纠缠锦湖召回范围过小、检测条款过于“霸王”。据报道, 自4月15日开始召回至5月11日,锦湖轮胎仅更换了3.4万条轮胎,约占拟召回数量的10%。以王斌、王兴两位律师为代表就已组成了1200多人的维权队伍,向锦湖讨说法。

  锦湖的这一表态不但没有平息矛盾和恢复消费者信心,反而使矛盾骤然升级,让公众对锦湖更加不信任。

  两位律师的两份投诉书

  5月16日,王斌、王兴两位律师正式向国家认监委递交了两份投诉书,一份是《关于锦湖轮胎严重违反3C认证的投诉书》,投诉锦湖轮胎违反3C认证相关规定违规生产,严重侵犯消费者权益,危害公共安全和公共利益;另一份是《关于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北京中化联合认证有限公司在对锦湖轮胎进行3C认证时及监督检查存在严重过错的投诉书》,指责两认证机构在对锦湖轮胎进行3C认证以及在认证后的监管过程中存在重大过错,致使锦湖轮胎严重违规生产,属渎职行为。投诉书要求相关部门立案调查,并公布调查结果。

  递交的两份投诉报告中,维权团又将矛头指向锦湖的资质,首先要求“国家认监委对天津、南京、长春锦湖展开监督检查,公布结果,向社会公众公开锦湖申请认证时的原始资料”。

  3C认证是指认监委下发的强制性产品认证,是汽车轮胎生产和销售的基本前提,轮胎企业只有取得3C认证之后方可生产、销售。而锦湖轮胎如何通过3C认证,且长时间违规生产未被监管发现成为投诉的主要质疑点。

  “我们已在5月26日受理了他们(两位律师)的投诉,”当中国商报记者询问投诉结果时,国家认监委政策与法律事务部相关人士告诉中国商报记者,他已就此事展开调查,并会按照法律程序公布调查结果。根据规定,调查结果会在受理日起60日内,也即最晚于7月25日前出台并公布。

  而锦湖方面也不甘示弱,就在两位律师递交投诉书的第三天,即5月18日,锦湖轮胎召集了全国各地的锦湖轮胎经销商参加了“优秀经销商恳谈会”,为锦湖“东山再起”造势。与此同时,锦湖开始高调散布天津工厂即将恢复生产的消息。锦湖方面称,占总产量65%~70%的出口业务已在4月26日恢复,目前其他工厂在完成国内汽车厂家的OEM 订单上也没有问题,但在召回更换轮胎的供应上比较紧张,因此,“恳请相关部门尽快发放天津工厂3C认证以恢复生产,满足召回和免费更换的要求”。据悉,如果召回进展顺利,被吊销了3C认证的锦湖天津工厂将于3个月后恢复正常。

  锦湖与律师为首的消费者对弈正在进行中,能否化解当前这一系列危机,这对锦湖决策层是一大考验。(记者 邓大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