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来源·网络来源 衡阳汽车网
这种“挟诸侯以令天下”局面的形成,使得“汽车产能过剩”的伪命题年复一年地被讨论。古时曹孟德“挟天子以令诸侯”,但现在中国的汽车业则出现了“挟诸侯以令天下”的有趣局面。在近两年车市空前绝后的高速增长中,地方政府争上汽车项目推动GDP增长的需求也更集中浮出水面,各车企巧妙借力,联手地方诸侯四处布局,成为今日汽车业的一个基本面,并且预计在长时间内这种局面不会被打破。
现在最积极的地方合作者之一就是吉利老板李书福。凭借上海、大庆和成都三地政府的鼎力支持,吉利顺利收购了百年品牌沃尔沃。作为回报,沃尔沃在中国的生产基地势必落户于这三个地方。地方也将继续为沃尔沃的国产提供资金和土地支持。这也就是李书福得以“四两拨千斤”的奥秘。
更具有地方合作情结的是长安汽车集团董事长徐留平。长安在并购昌河和哈飞之后,先后与景德镇、哈尔滨、深圳、北京等近十个地市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与其说是区域布局,不如说是利用地方上马汽车项目的冲动,实现长安在短时间内扩张规模的诉求。长安目前的策略就是尽快做大,不仅是要进入“四大”,而且是要在“四大”谋取较前的位置。徐留平相信强者必大。
这种“挟诸侯以令天下”局面的形成,使得“汽车产能过剩”的伪命题年复一年地被讨论。因为从中央政府主管部门来说,害怕汽车业的重复建设造成无效产能,影响及产业整合的大计。但地方政府为上马大项目拉动GDP考量,显然不会首先顾及重复建设的问题。于是中央频频释放产能过剩的信号,而地方充耳不闻。只剩媒体在那里瞎操心。
企业地方布局需要考虑地方市场的容量。像去年以来,包括一汽-大众、长安PSA等都先后在华南区域新建基地,最终原因还是华南有一个盘子大而成熟的汽车消费市场。吉利沃尔沃在成都投产,也可抢夺西南旺盛的豪华车市场需求。
车企依据各地不同的市场需求进行差异化的区域布局,是实现稳健扩张的一种办法。但现在更多的地方合作项目,可能并没有依据市场规律行事。目前这种地方扩张的趋势短时间内也不会改变。汽车业仍处于一个铺摊子的时期。
如此,当市场坏下去的时候,或者各地会出现汽车业的烂尾工程,车企挟诸侯而无法令天下。到那时也才是行业整合的关键时候。
现在,已经是2010年的最后一天。或者,这也是市场“井喷”好日子的最后一天。“挟诸侯以令天下”需要有福同享,有一天更需要共度时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