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来源·衡阳汽车网 本站编辑01

“不加价你就再等等吧”“买车先得买导航”、4S店维修用的却是三无产品……您买车是否也遇到过如此情况?

浙江省工商局通过近六个月的汽车销售服务领域专项调查了解到,如“紧俏车型加价”“强制汽车装潢”“汽车配件标识不规范”等不正当竞争手段已经成为行业内长期以来的“潜规则”。

加价提车“三把刀”宰你没商量

“我排队预订高尔夫6代已经半年了,现在干脆让我明年再来。”在杭州某一汽大众4S店,一位购车者无奈地告诉记者。记者从销售顾问处证实,想在3个月内提车,高尔夫6代需要加价1万元并同时加装8000多元的导航和真皮椅套。

纵观全国车市,不少汽车车型都有过加价现象。一边是连续4个月汽车销量环比下降,部分厂商库存压力大增,一边却是部分车型“隐形提价”,汽车销售市场怎一个乱字了得?

以加价提车为例,目前普遍存在三种方式。第一,强制汽车装潢。比如提车时被告知,这批车出厂时已经加装了一个原厂导航并增加了部分装饰,要想提现车,需要在原车款基础上再多交数额不等的装潢费,否则就要等下批车。第二,强迫上保险。就是劝说你在4S店购买保险,有的4S店甚至表示不买保险不卖车。个别店以此来获得保险公司的返利、好处费,收取商业贿赂。第三,赤裸裸的现金加价。少数4S店利用车型紧俏、消费者急于提车的心理,在厂家明示价格外,要求消费者额外再支付一笔费用,且这笔收费在开具发票时不计入车价。

4S店销售三无配件,还能相信谁?

针对汽车销售服务领域消费投诉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以丰田问题汽车召回维权为契机,浙江工商进行了为期近半年的汽车销售市场专项整治。其中,丰田公司因其直供的汽车配件存在无产品合格证、无检测报告等问题而遭立案调查。

3月18日,义乌市工商局检查时发现义乌市两家一汽丰田4S店仓库内的1700余种丰田品牌零配件,既无产品合格证明,也无法定检验机构出具的产品检验报告。此举涉嫌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和《浙江省反不正当竞争条例》。

在这次专项整治中,浙江省工商部门共检测汽车配件商品质量523批次,经检测发现不合格200多批次,从检测情况来看不合格比率相对较高。这不得不让消费者感慨,汽车维修还能相信谁?

此外,调查还发现,汽车4S店在给客户维修的时候,还存在以副充正,把副厂件当正厂件装配,零修整换,换零件供整件,修部件拆组件,强行推销,转嫁成本等问题。

消费者维权并非无法可依

消费者个体面对这些“潜规则”时往往无能为力。“面对加价提车等汽车销售的潜规则,消费者并非无法可依。”浙江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秘书长徐建明表示,价格法中就明确规定:“经营者销售、收购商品和提供服务,应当按照政府价格主管部门规定明码标价……经营者不得在标价之外加价出售商品,不得收取任何未予标明的费用”。

监管部门加强执法监管的行动成为消费者维权的坚强后盾。据悉,浙江省工商局近半年的专项整治中,一大批违法经销无合格证明零配件、违法收取加急费用等问题的不法商家受到了勒令整改、罚款及停止营业的处罚。

消费者权益保护部门同时认为,发现“加价提车”“强制搭售”等不合理行为,消费者要及时向消保和监管部门投诉,共同遏制经营者和厂商的不法牟利行为。

近日,国家工商总局、交通运输部、质检总局联合发文,要求各地工商、交通运输和质检部门,进一步加强汽车销售行为以及汽车配件质量监管,制止汽车商家违背购买者意愿,搭售商品或附加其他不合理条件的行为。不少省市的工商部门也对加价提车开始了政策上的监管。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