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来源·网络来源 本站编辑01

几年前,英国某零部件商为德国某汽车商的新车提供了方向杆。新车上市后不久,发现方向杆设计有缺陷,于是宣布召回。经计算,此次总召回费用高达150万英镑。但是,英国零部件商并没有因此损失太大,因为他们购买了汽车召回险,实际发生的召回费用,仅为可能发生费用的1/10。

汽车召回保险对于中国还很陌生。最近,全国人大代表、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曾庆洪提出关于在汽车召回制度中增加推进召回相关保险的建议,引来社会各界关注。

    转嫁召回风险

国际上,一次召回50万甚至几百万辆汽车屡见不鲜。近几年随着中国汽车业的高速发展,中国汽车召回从2004年的30.8万辆上升到2009年的136万辆,5年多共召回缺陷汽车321万辆。可以预计,汽车召回事件的发生频率将越来越高,企业面临的风险必定会越来越大,缺陷汽车召回已成为全球汽车产业“常态”。实际上汽车召回风险在国外早已开始尝试,不仅在英国,在日本丰田等大型汽车集团也推出了召回相关保险产品。

据了解,可保风险必须具备几个基本条件,即非投机性(纯粹性)、偶然性、意外性以及发生重大损失的可能性。

曾庆洪认为,汽车召回虽然是一种巨大的风险,但是它属于可保风险。首先汽车被召回的风险不是投机的,是纯粹风险。一旦发生召回,会给车主、整车厂家或者零部件厂家和销售商都带来损失,没有带来利益的可能。第二,风险发生具有偶然性。对于任何一个生产厂商,发生召回都有可能,但是否召回、何时召回、召回会造成多大的损失,都是不确定的。第三,风险的发生是意外的。缺陷汽车是由于生产厂家在设计与制造方面的经验与能力有限造成的缺陷性产品,不存在主观的故意性。因此,风险的发生或风险损害后果的扩散都不是厂商的故意行为。第四,大量的汽车厂商、零部件厂商均有可能面临召回并遭受损失。因此该风险的发生具有意外性。

    零部件企业可先行

因为召回常常是因为某一个零部件设计或质量缺陷造成,所以专家建议,先从零部件企业逐步推进汽车召回相关保险。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汽车零部件总产值将达1.2万亿元,同比增长26.7%。中国的零部件厂家数量也达到1.3万家,其中上规模的不下5000家,从2002~2008年,中国汽车零部件厂家数量以年均20%的速度增长。虽然有预测称中国零部件厂家经过整合后整体数量将有所减少,但其仍将是一个数量庞大的群体。

 在我国,由于各大汽车生产企业的召回风险相对独立,风险难以分散,召回相关保险保费的设定必将较高,因此目前在汽车厂家中全面推行汽车召回相关保险尚未能一步到位,暂时可通过召回风险准备金等安排防范风险。汽车产业链上游存在的大量中小型零部件制造企业,他们充分符合可保资源的“偶发性、大量标的”等基本特点,而且整车厂倾向于对同一车型的同一种零件实行多家采购方式,借以促进零部件厂家间相互竞争,这也形成了因零部件原因导致的召回风险将由不少于一家的零部件厂家承担的事实,这些零部件厂家可能不在同一家保险公司投保,这样一来,风险就相对分散。通过对大量的样本承保,保险公司可以降低它们的客观风险,相应的保费自然会降下来,而且这对于保险公司来说还是比较安全的。可见,从零部件厂家寻求突破,逐步推行汽车召回相关保险在现阶段具有可行性。

记者了解到,在国外,汽车制造商往往会要求其零部件供应商购买相应的零件产品召回险,并以条款的形式出现在双方的供货合同上。

    这个险种有风险

2004年10月国家实施召回以来,许多中外保险公司看好中国市场。据了解,当时美国国际集团在中国的独资财险公司美亚保险公司在国内率先推出产品召回保险业务,但承保范围仅限于玩具、儿童用品、运动健身器材、家电、家具,不包括汽车召回。天安保险武汉分公司也为神龙汽车初步设计了一份“产品召回保险”,所有保障列项涵盖了缺陷汽车召回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一切费用。2006年华安财产保险公司也在车险条款中独家将“由于被保险车辆召回造成的一切损失”由免赔责任增加为保险责任内容。后来,以上保险在市场上悄然消失。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主任申曙光教授对汽车召回险给予了肯定,认为这反映出国内汽车行业的风险意识在提高。不过他也表示,相对于国外,国内的汽车行业在质量、人员和环境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距,开发汽车召回险存在的风险很大。即使在国外,一般的保险公司都不敢碰这个险种。他提醒,目前国内大多数保险公司都不具备开发汽车召回险的能力,因为除了技术力量,还要有强大的资金实力。他建议,国内保险公司可以先开发低风险的产品召回险种,再逐步涉足高风险的产品。

海达(英国)公司有关负责人曾表示,把企业的召回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是个新生事物。作为企业,很愿意把风险转嫁出去,但是很多具体操作细节值得关注,例如保险公司应该如何评价企业产品的质量风险问题。另外,如果企业完全把风险转移给零部件商,零部件商可能会感到不公平而不能接受。

    一块烫手的山芋

召回险之所以没有火起来,主要是因为保险公司没有一套令消费者、车企认可的具体的行之有效的可行方案。采访中,很多消费者似乎对召回险并不感兴趣。

有人认为,每年机动车交通强制保险再加上机动车商业保险,仅保险花销基本占据了每年养车费用的1/3到1/4的支出,如果再加上召回险,感觉有些吃不消。王女士认为,因为产品缺陷才召回,这应该是汽车企业的责任,为什么要让消费者埋单?刘先生认为没必要买召回险,他的理由是,5年来才召回300多万辆,与每年销售1000多万辆车相比毕竟是少数,召回只是偶然,因为缺陷发生险情的几率更是小之又小。孙先生认为,即使因为缺陷而发生了意外,他还有商业意外保险理赔作保障。即使发生召回了,企业给车主维修更换都是免费的,所以没必要购买召回保险。

资深汽车营销工程师苏晖认为,因为缺陷汽车而发生险情毕竟是少数,它不像交通意外随时发生,消费者对于召回险态度不积极是可以理解的。专家建议召回险的目的是减轻企业因召回所带来的风险,那么这个险种可以做成保险公司与汽车企业或者与零部件商之间发生。他认为,当务之急应该是进一步完善我们国家的召回法规,最好具体到发生召回后如何具体详尽地对消费者理赔。

对此,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罗磊建议,召回险可以加在汽车出厂价格上。一旦发生召回了,消费者顺其自然地就能得到相应的理赔了。他认为,现在一些企业不愿意召回主要是怕承担责任、增加召回成本。如果召回险实施后,厂商的损失会降低,有利于中国汽车行业健康发展。

北京某知名保险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随着近期国际知名大牌品牌车召回不断,车企和消费者已经关注召回险了,他们经常能接到厂商和消费者对有关汽车召回保险产品的咨询电话。很多保险公司也觉得目前与汽车召回相关的产品会有很大市场,也有开展召回险业务的想法,但最大的问题是国内保险公司对召回险基本上没有经验,不知道该怎么操作,更不懂得如何去控制风险。

事实上,汽车召回相关保险的逐步推进有利于实现各方共赢。它可以使整车、零部件厂家在面对召回事件时,不仅能得到资金支持,还能得到保险公司专业的应急策略指导,以正确的方式面对公众、政府乃至销售链中的各个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