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来源·网通社 本站编辑
7月16日,多家媒体转载了网通社的新闻《奔驰另选电池供应商因自燃“弃”比亚迪》。据我掌握的资讯和对相关人士核实,我认为这是一条制作轻率,造成背离新闻真实的标题。标题中两个要素严重有误:一是“5.26深圳撞车事故”中比亚迪e6出租车被撞起火,虽然官方调查结果尚未公布,但是绝非“自燃”已经是人们普遍共识。二是奔驰在美国与tesla公司合作开发电动车在前,在中国与比亚迪合资开发电动车“腾势”在后,奔驰“弃”比亚迪,另选tesla起码在当下是无稽之谈。(作为旁证的是,早在2009年5月28日,我在斯图加特对奔驰副董事长韦伯的采访中,他就谈到奔驰已经入股美国电动车生产商Tesla的50%股份。)
这条失实的新闻标题,与文章内容并不相符,却以讹传讹,三人成虎,在网络广为传播,为比亚迪公司带来的负面影响。估计也是撰稿者和编辑所始料不及的。
我受网通社一批年轻人的邀请,担任网通社社长,虽然仅仅是一个咨询顾问的荣誉头衔,不参与日常编辑事务,但是我依然希望,能够把媒体人的职业道德和高度责任感传递给这些年轻人。尽管网络新闻内容海量,更新快速,靠标新立异赚取眼球,但是从长远看,严谨的文风,善待报道对象,对报道后果负责,依然是一个媒体成熟的标志和取信社会的基础。一个媒体人下笔就有千钧重,要有敬畏之心、感恩之心,忏悔之心。对失实报道受伤害者作一番换位思考,就应该感到自责。希望网通社的总编辑、汽车频道编辑、撰稿者,尤其标题制作者从这一失实报道中总结教训,摈弃耸人听闻的标题和不实的报道,完善审核流程,杜绝类似问题发生。
在这里,我无权代表网通社,谨以我个人的名义,在网通社的网页上,向比亚迪公司、向戴姆勒集团、向王传福先生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