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来源·汽车中国 本站编辑
早在前段时间就听说,国家要第二次公布各职能机构的“三公经费”,并要求各地方政府的行政行政机构定期的晒出各部门的“三公经费”,而就在昨日,90余家中央各部门“集中式”公开了各自的三公经费,从各部门给出的“账本”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公务车使用经费仍稳坐“老大”的位置。
所谓的“三公经费”,是指中央财政按照有关规定,通过财政拨款安排给相关中央部门及其所属单位,用于因公出国(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和公务接待等方面的支出。
其中公务车的经费开支一直以来是老百姓最为关注的一个问题,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2011年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59.15亿元。在这次公布的公车经费中,排行榜第一位的国税局,他们的三公经费总额达20亿元,其中公车经费就达到了13.7亿元,而紧随其次的是海关总署总额达5亿,公车经费达4.45亿元。另外,公车经费排在前十名的还有,质检总局2.7亿元,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2亿元,中国气象局1.6亿元,农业部1.1亿元,公安部8993.23万元,国家统计局6645.9万元,中科院5610.92万元,中国地震局3562.93万元。
从这些数据我们能看出什么呢,什么也看不出来吧,公布的公车经费中,并没有细分说明用于何种用途,是不是公平合理,这不禁要让我们这些老百姓有各种的猜疑了。有很多网友也提出了各种质疑,到底有没有公车私用,公务车在使用期间燃料、维护、使用的混乱情况,其中有sts6699网友说,“一个公车费用就那么高,仅仅是维护费,还不算人员工资等,一辆车才多少钱?应当给所有公车上面标明,直接写上就是公车,看谁晚上还自己用,晚上停在自家门口。”
当然,我们不可否认,敢于把三公经费晒出来也算是一种进步,不过,三公经费是否合理是否有专门的机构来评判,监督呢,这也是人们最为关注的。所以说,只公布了就算了,没有任何措施去使花钱者感受到压力的话,甚至有人觉得花多少无关紧要的话,那么可以说公布三公经费就只是一场作秀罢了,没有任何的意义而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