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来源·型车时代 陈光耀

  也许是近年来出差意大利太频繁的缘故,我总想提笔写一篇“菲亚特”。只不过不能回想得太多,在我记忆深刻的地方,却都是它的痛楚。

  我的第一个关于“菲亚特”与中国的记忆,就是10多年前的“派力奥”,那是很多年轻人当年的一种小资与文艺情怀。

  早在1999年的时候,菲亚特就与中国结缘。那时候是菲亚特首次进入中国并与南汽集团合资组建南京菲亚特。坦白说,当年的南京菲亚特其实颇让人期待的,只不过让人期待中更倍感失望的是,南京菲亚特终因水土不服而解体,瞬间就蒸发出了中国市场。这样的退出对于当年很多南汽的人而言,是一种伤感与哀愁,这个品牌原本可以合资创造的更加美好。

  在某些时候,我一直很喜欢将菲亚特与三菱汽车相提并论,如果他们目光都长远一点,早期的中国汽车市场本可以更多元一些,又怎会让“老三样”霸道了一个时代呢。不过战场上总得有输家,否则难以衬托出对手的成功与高明。

  多年来,我一直很主观的认为,汽车行业中最不懂中国的是“三菱”,其次就是“菲亚特”。产品导入的节奏周期之犹豫与混乱,都是他们俩能在中国混的如此狼狈的因由。这样的战略失误自然不需要同情与可怜,只是错过了就错过了,说什么迟到总比不到的好,全然就是一种自我安慰。

  还记得东风标致那一辆有点畸形的307三厢吗?这是为了中国而加上的“屁股”,不管它好看不好看,最起码标致在那个时候找到了一种线索与脉络。我们常说入乡随俗,尊重市场、尊重消费者才是对自己的尊重。即便再庸俗的顾客,它终究是你的顾客,如果要清白,你又何必去青楼?

  再次进入中国的菲亚特选择了广汽,在去年也很高调的推出新车型“菲翔”。这在我看来是一件很本末倒置的事情。在这中国汽车市场“光速”发展了近十年的状态下,其实市场已经趋缓。一二线城市的购车需求早已经由代步转为更为个性化与多元化的消费需求,而三四线城市,坦白说菲亚特真不具备“性价比”方面的优势,在三四线城市的肉搏战里不太需要你的品牌价值与营销手段,那纯然就是短兵相接的形态。

  菲亚特是以“小车”为王,在中国市场闭塞的年代,拿进来的是文艺与个性的王牌小车。而到了中国市场多元化消费的年代,却又放弃自己的王牌而选取一种最讨好市场的方式导入产品,意识其实蛮不错,只是“长宽高”并不是谁都可以玩转的。

  第一次的败局并不可悲,可悲的是放弃自己的强项选择一种更为错误的方式。“小车”从市场上看的确是属于“窄众”范畴。让中国消费者花20多万去买菲亚特500这样的意大利国民小车,短期内很多人并不会接受,只是不接受的并不代表没有市场。市场是需要培育的,做个性做到成功有宝马MINI、还有斯巴鲁,显然不是什么都需要随波逐流的。当年的东风本田更是一大榜样,在城市SUV完全不被任何人看好的情况下,果断的导入CR-V,先行于竞争对手出招,并让很多人无路可走。很多时候,战略成功远高于你的产品实力出众。

  这个时候进入中国市场,如果能放眼未来三五年内,小车、性能车、休旅车等个性化消费的布局,会是一个后发制人的战略。换句话说,菲亚特你从来没有一个可以在中国市场随波逐流的产品体系,又何必为难自己呢?仅从广汽菲亚特的产品布局看,撑到底也仅仅是平庸的完成菲亚特再次进入中国市场的步骤而已。

  与中国的二度结缘,本可以更美好。只是,当你只是为了市场而妥协市场时,你早已经不再是以前的你。毕竟做产品的人,不能附庸市场,你要尊重市场,略高于市场。

  再次游荡在意大利的时候,无论是走在罗马还是米兰,或是走到了博洛尼亚。其实骨子里一直很欣赏菲亚特,因为那种小巧随意的亲切感,汽车的个性在这里体现的淋漓尽致。只是在中国,眼睛一睁一闭十多年就过去了,菲亚特的结却还是那个中国“劫”,不是解不开,而是他们根本不知道要不要去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