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来源·汽车投诉网 本站编辑

  今日,第十八届深港澳国际车展在深圳会展中心隆重举行,此次深圳车展也吸引了绝大多数汽车品牌参展,其中,已在国内销售的汽车品牌悉数到场,另有一些欧美豪华汽车厂家也同样有参展。在深圳车展还未开展前,就有媒体透露特斯拉将会出现在此次车展上,今日小编也确实看到了特斯拉的影子,但其表现却并不尽人意,就连整个新能源车的表现,都似乎有些低迷。
特斯拉无人问津 展馆鲜见新能源车
  在不久前的北京车展上,新能源车是车展上的一大亮点,但在本届深圳车展上,作为新能源车之代表的特斯拉表现却并不尽人意。在以往,只要有特斯拉出现的地方,就一定有话题的存在。但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深圳车展上,特斯拉并没有设立专门独立的展台,其亮相的两辆车则是被安排在了一个不起眼的过道上,过道上人烟稀少,而特斯拉摆出的两台展车也基本上无人问津,这种落魄的场面简直无法与一直火热不减的特斯拉联系在一起。
  其实除了特斯拉遭受冷落以外,其他企业也基本上都没有打出旗下的新能源牌,除了比亚迪等这种以新能源为主打的企业以外,在整个深圳车展的会场,几乎没有看到几辆新能源车的影子。
受深圳车展特性影响 经销商对新能源态度冷淡
  其实出现这种局面,主要是受制于深圳车展的特性。众所周知,作为年中举行的车展,深圳车展承载着太多年中销量的压力,在压力的逼迫下,深圳车展无疑也就变成了一届经销商年中冲量卖车的车展了,这点从各个企业的展台就能看出,其展台基本上都是由深圳当地的经销商合力搭建。
  小编在扫馆之余也特意询问过几家经销商工作人员为什么没有看到旗下的新能源车?工作人员告知,“由于新能源车目前还不够成熟,想要购买的人并不多,所以目前展出的车辆都是一些销量较好的车,新能源车目前还没打算能够卖的好。”
各大车展主打新能源牌 政策驱使新能源依然是大趋势
  不过与深圳车展相比决然不同的是,在近几年的北京车展、广州车展、上海车展等大型车展上,新能源车基本上都是每个厂家都热衷宣传的重点。特别是在不久前的北京车展上,其首发车型共有118辆,其中新能源车型就占了79辆。
  不仅如此,近日来国家对车型的油耗以及排放也是十分关注,在去年发布了《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核算办法》之后,工信部近日又针对乘用车油耗问题发布了《关于加强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管理的通知》,通知中规定,2015年对于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不达标且统计新能源乘用车后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超过6.9升/百公里的乘用车企业,将进行公开通报。到2020年标准则要上调到5.0升/百公里。这一规定对新能源车的发展无疑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在地方层面,5月19日包括武汉、西安、江苏省相继出台了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随后5月20日,上海市政府宣布《上海市鼓励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暂行办法》正式落地。同一天,安徽省在即将审议的《安徽省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中规定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细则。并分别公布了各自的新能源汽车推广目标、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税收优惠及号牌政策等相关优惠。此前受制于充电设备建设缓慢、产品价格高企等因素,新能源汽车在国内市场推广略显迟滞,针对这一系列问题,各地政府纷纷在规划中给出解决之道,这极大地增强了消费者的购买信心。
  就连国家主席习近平在5月24日考察上汽集团时也特别强调,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要加大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力度,开发适应各种需求的产品,使之成为一个强劲的增长点。
  在社会各方力量的支持之下,作为国内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的比亚迪在5月26日复牌后第一个交易日,A股封死涨停板,涨幅为10.01%。
  种种迹象表明,虽然目前经销商对新能源车还不感冒,但新能源车依然是目前的趋势所向。而且不仅国家在大力扶持,各大车企对新能源车也都有了新的战略规划。
受政策影响 车企重新布局新能源战略
  受国家的政策影响,近来各大厂商也都对旗下新能源战略做了重新部署。奔驰日前宣称,戴姆勒旗下豪华品牌梅赛德斯-奔驰看好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前景,预计到2020年将推出多款该类型车,新能源战略重心从而调整。
  而比亚迪经过长达6年的技术储备和市场探索,也将新能源路线做了重新部署,王传福认定纯电动车市场化应该公交化先行,辅以插电混合动力车主攻私人市场。王传福接下来的步骤是,筹集资金“狂砸”新能源。扩张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的第一步是,扩充其最重要的部件供应——磷酸铁锂电池产能。按照其电池扩产规模,可以预期的时间内,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很快将扩充到现有规模的两倍。
  日前上海汽车产业辐射长三角又有新动作,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与宁波市政府正式签署《扩大投资、深化合作的战略协议》,上海大众宁波基地扩建项目也已在宁波杭州湾新区开工。目前,上海大众正在积极推进新能源车研制计划,预计未来将有一至两款新能源汽车将在上海大众宁波基地实现量产。
破除地方保护 变身“全民新能源”
  在新能源的持续火热之际,日前又有媒体曝出,工信部有计划加速清理地方保护政策,工信部的这个计划也正是针对新能源汽车的推广所出。
  事实上,早在今年1月份,相关部委就曾对“地方目录”的做法有过明确的整改意见。在工信部、财政部、科技部和发改委四部门出台的《关于支持沈阳、长春等城市或区域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中就指出,“不得设置或变相设置障碍限制采购外地品牌新能源汽车,如设置地方标准、地方性车型目录等,对已经施行的应尽快整改”。
  面对上层压力,现在上海对新能源汽车的地方保护政策已经开始松动。除对特斯拉免费发放牌照外,比亚迪双模电动车秦,北汽、奇瑞、江淮等外地品牌多款纯电动车也进入到上海市的补贴试点范围。上海市经信委副主任马静曾在公开场合表示,“只要进入工信部名单的新能源汽车,进入上海市场一律可获‘免费沪牌’”。
新能源车仍属发展阶段 经销商多持观望态度
  不过纵然社会各界都在着力发展新能源,但目前为止,新能源市场依然有着许多亟待加强的地方,比如充电桩等等这些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和城市配套等领域,以及国家相适应的政策的细化和明确,这些目前还都是未解决的难题,这也正是此次深圳车展经销商还不看好新能源车的重要因素。不过小编相信,假以时日,新能源车必定会成为未来车市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