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来源·衡阳汽车网 本站编辑
如果说国内传统车企中有比新造车势力更具互联网属性、更具数字化特征的企业,那TA一定是上汽大通。
2017年,中国汽车产业迎来数个历史性时刻,有高端中国品牌崛起、有新造车势力产品上市,更有上汽大通推出全球首款C2B模式下的乘用车产品——全尺寸智能定制互联网SUV车型D90。
这台打通汽车定义、开发、验证、配置、定价和改进全流程的智能定制车型,在中国汽车品牌变轨超车的“机遇期”,掀起了汽车业务模式的第三次革命。而基于互联网、云计算的全价值链智能升级,让上汽大通领先一步迈入全新造车时代。
C2B基因与生俱来
满打满算,上汽大通成立至今仅有6年。为何这一年轻企业能够成为行业首家C2B数字化新业态车企?能够率先拉开汽车C2B造车时代的序幕?
或许,从成立之初,上汽大通就注定要承担走通C2B造车模式的历史使命。“创新都是被逼出来的,”上汽集团副总裁蓝青松不止一次在采访中说出这句话。
成立于2011年的上汽大通,面临的是竞争相对饱和的国内汽车市场,旗下新车更是直指合资品牌垄断的细分市场。比如最初上市的宽体轻客V80,合资品牌竞品占据着压倒性的优势,这也迫使上汽大通为提升竞争力对生产制造与客户服务进行变革创新。
“大客户定制”应运而生。在此后的发展过程中,上汽大通的定制化率越来越高,提供定制化服务的能力与相应体系也逐步成熟。目前,V80平台的个性化制造的订单已达到40%,对于房车客户的要求更是100%的个性化。
正如蓝青松所言:“商用车需要定制化的基础决定了大通可以率先推出C2B模式。所以,创新都是被逼出来的。”创新驱动让上汽大通在中国高端汽车成功立足,也让上汽大通“私人订制”的C2B造车基因在不知不知觉中日益强大。
6年摸索步步为营
在D90的上市发布会现场,“我行机器人”全程担纲主持。对D90用户了如指掌的“我行机器人”,正是上汽大通6年来对C2B造车模式全面探索的缩影。
在生产环节变革方面,上汽大通循序渐进。从推出V80进入宽体轻客市场到打造G10面向全球市场,上汽大通不仅成功占据细分市场地位,更实现制造能力与研发能力的梳理与积累,形成小批量多品种业务模式和柔性化、个性化制造体系能力。
在信息系统搭建方面,上汽大通全线开展。比如上汽大通信息系统涵盖了全价值链的各个业务板块,包括DMS,SAP,PLM,MES等。再比如“我行MAXUS”平台,早在D90上市两年前就开始独立运营,这一汽车行业首个由车企创建的数字化平台,通过互联网和云计算,实现了企业与用户及伙伴的数字化直联,并以此为基础诞生“我行机器人”。
显然,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IT出身的蓝青松,对打造信息化公司有着天然的前瞻眼光和行动优势;也正是在其主导下,通过制造、营销等全架构的信息化让上汽大通在发展之初就培育出强大的体系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 2015年初,上汽集团制定了“互联网+新能源+X”战略,而上汽大通的C2B战略就包含在其中。为此,上汽集团募资了20亿元,用于上汽大通的智能化大规模定制业务模式开发及应用项目。基于企业自身体系,背靠上汽集团支持,上汽大通步步为营,成功实现了制造能力与研发能力的梳理与积累,完成了C2B造车模式大数据信息系统的探索、开发、验证,为上汽大通快速完成C2B的业务模式切换奠定了基础。
搏出天时地利人和
经过一系列的流程变革、架构调整后,上汽大通终于在2017年迎来C2B造车模式落地的最佳时机。8月8日,上汽大通D90正式上市,现场实时订单达到1385辆,初战告捷。
上汽大通D90的成功,蓝青松认为是“拐点已到”;未来,中国企业在数字化、在计算分析能力上将具备走通C2B模式的能力。而上汽大通的领先,只是其在6年的艰苦奋斗中看准了未来趋势,提前为自己搏出了一个“天时地利人和”的超车机会。
在蓝青松看来,“天时”即技术的变化,特别是互联网给企业有直接与用户联通的机会。另外,企业端的大数据应用,尤其是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提升,能够支持新的数据化。
“地利”则是消费者的变化,汽车进入家庭之后,产品的同质化越来越严重。消费者一直在消费升级,年轻用户更愿意体现自我、体现自己的个性。
“人和”即上汽大通团队从产品开发、设计,智能供应链,采购、售后服务等,都知道体系如何运行,更知道信息化怎么驱动流程的业务运作。
“行业特点给我们带来了优势,让我们具备了小批量、多品种、快速响应市场的能力。市场竞争使我们看到了个性化定制的巨大需求,没被满足的用户痛点。我们的团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我们有能力应对。我们知道我们要做什么,而且我们知道我们的困难在哪,我们是在一步步的实现。”蓝青松总结道。
随着D90的成功上市,上汽大通完成C2B造车模式全价值链探索,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从车型定义、设计开发、汽车验证、自由选配,到用户定价、反馈改进,上汽大通完成了C2B造车模式的1.0阶段。
深入推进勇往直前
时至今日,上汽大通D90已在大型SUV市场“翻江倒海”三个月,成功打破合资品牌垄断的同时,也用成绩证明了上汽大通C2B造车模式第一阶段尝试的成功。
“我们8月8日上线以后,用户的需求相当离散。我们认为订货不会很大,但是从市场表现来看,D90的需求量还是高于我们的预期的。”11月份的广州车展期间,蓝青松在接受汽车头条App采访时介绍道:“我们这个月交付1700台,下个月可以做到交付2500台左右。C2B的实践,实际上最有意思的是‘面对了过去没有面对过的’。”
接下来,上汽大通进行的将不再是自身从“大客户定制”到C2B模式的蜕变,而是C2B造车模式落地后带来的客户服务新挑战。更重要的是,上汽大通需要通过自身发展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包括供应商和经销商在内的产业升级,继续为中国汽车产业“智造革命”的全面开展探路。
▲上汽集团副总裁 蓝青松
无论如何,上汽大通已经走到了最前面,扛起了C2B造车的大旗,前方有无数种可能正等待着这位“先行者”。面对未知,蓝青松早已坚定选择顺应潮流、走通模式:“上汽大通在南京投产了新的工厂,全新平台将在此投产。明年广州车展,随着新的产品上市,上汽大通在智能化、定制化方面将有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