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来源·网络来源 邓文毅
大众与上汽的交易?
针对胡茂元的上述表态,大众中国、上汽集团和上海大众三方均拒绝置评。然而,在分析人士看来,尽管上汽与大众近期达成的具体交易仍然是个谜,但一向出言谨慎的胡茂元破天荒地做出上述高调表态,的确值得玩味。
“在一汽-大众国产CC发布后不久,胡茂元就高调表示要生产比一汽-大众更高档的车型,这背后难掩南北大众围绕新产品争夺的激烈博弈。”上述分析人士告诉笔者,大众此前一直宣称,CC就是国产大众品牌中迄今为止最高端产品。
“我们前期进行的市场调研显示,CC将会吸引一部分奥迪A4的客户。”一汽-大众公关总监拱兴波曾这样告诉笔者,CC是源于迈腾却高于迈腾的一款个性化产品,-大众给CC的市场定位是填补迈腾和奥迪之间的中高端产品市场空白。
在给CC戴上“高帽子”的同时,大众似乎很难忽略了上海大众的感受。
此之前南北大众围绕着新产品的争夺从未停止过。从南北大众的产品导入上看,南北大众在细分领域分别有直接竞争对手,比如高尔与高尔夫,速腾和明锐,帕萨特与迈腾,途安与开迪,朗逸与新宝来,大众在中国南北的制衡术上运用娴熟,但是也招致自身产品相互厮杀。
不过,在诸如速腾、高尔夫6和迈腾等利润率相对较高的重量级新产品的争夺中,上海大众似乎总是那个最先败下阵来的“受伤者”,以至于上海大众不得不宣布通过与大众联合开发NMS(New Midsize Sedan新款中型三厢轿车),来接替超龄服役且垂垂老矣的帕萨特领域。
“可以判断的是,南北大众分工已经再定位,未来双方导入的产品将更加清晰化。”分析人士指出,考虑到此前大众在新产品导入上一直偏向一汽-大众,未来大众新产品导入重心将南移。
据悉,在大众中国发起的南方战略的具体执行上,上海大众仪征项目也比一汽-大众佛山项目规划得更好。
“上海大众仪征工厂不仅将作为大众在华的模范工厂,而且空间布局也是一步到位,一期30万辆和二期60万辆整车产能几乎是同步完成规划的。”笔者从仪征市当地政府部门了解到,类似的提法并不适用于一汽-大众佛山新工厂。
一个未经证实的说法是,大众希望通过仪征扩产和途锐落户等一系列举动,来取悦上海,并换取后者对铃木入股上海大众的支持。“急于将铃木纳入大众全球战略的大众中国,现在所做的每一步都是战略性的。”
大众集团负责市场销售的全球董事Klinger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一再强调,大众与铃木的联姻是“战略性合作”,以此暗示铃木对于大众中国实现300万辆产销目标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