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来源·衡阳汽车网 本站编辑



人物

  司机陈宁西肇事后从水里救出7名小孩

  陈宁西今年59岁,开过几十年车。唯一的儿子是领养的,如今在广东打工,已经成家。陈宁西夫妇向村里租借一路口的砖瓦平房开杂货店,生意一般。村民们都说他为人老实,性格温和,又是老司机,4年前村里撤学校后,学生家长自发请他接送小孩上学。4年来,村里只有这一辆农用三轮车接送学生,周边将学生转到因果村读书的其他5个村,都没有用三轮车送小孩上学,唯独东塘村例外。

  有遇难者家属说,其实他们也知道用三轮车送小孩很不安全,但他们找不到其他方法。再者,陈宁西对小孩子很好。接送年龄小的孩子,陈宁西经常背着他们上车下车;有时遇到急事,陈宁西将小孩送过桥后,还仔细叮嘱他们要“走在路边,注意看车。”这些家长看在眼里,对他更放心,4年来三轮车接送小孩才持续下来。

  村民们说,事发当天陈宁西从车里拉出了7名小孩(据介绍,其中6名小孩得到及时抢救幸免于难),自己头部、手部都流血受伤,后来可能因年迈力衰渐渐不支离开现场,在亲戚家换完衣服后自己到交警支队投案自首。昨日上午10时多,记者在陈宁西的杂货店看到他妻子和小舅子谭金钢。他们刚被通知陈宁西被拘留,让家属过去签字,顺便给他送衣服。陈宁西的妻子一直沉默不语,谭金钢说当时三轮车从水里捞上来后,很多人都看到挂的是3挡,车速并不快。他又解释称是跟大雾天气有关。讲到最后,谈到逝去的14条生命,他无奈叹了口气。

  遇难孩子中11个是留守儿童  提前发车或因司机赶丧事

  其父母基本都在广州打工,遇难家属每人获赔15万,6名官员被免职

  信息时报特派记者 何剑辉 蔡胜龙

  20名小学生,一早踏上了改装的三轮车上学,在离学校仅10分钟路程的地方坠桥,同村一起玩的20个孩子,一下子少了14个。当地村民初步统计后向记者表示,遇难的14个孩子中有11个是留守儿童,其父母多在广州打工,孩子们平时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带。

  目前,受伤的6名孩子伤情稳定。死者家属与衡阳县人民政府签订赔偿协议,每人获赔15万。而就在昨日,包括衡阳县教育局局长王励在内的6名相关负责人被免职。

  学生坐了四年“三轮校车”

  因果小学是因果村、东塘村等5个村落的孩子上学的地方。约在4年前,位于东塘村的东塘小学可能因为学生太少的原因撤校,学生改往约4公里外的因果小学上课,步行要40分钟左右。前两年连接因果村和东塘村的村路是一条烂泥路,下雨了基本就不能步行。后来,两村村民才捐资修了一条水泥路连接两村。

  肇事司机陈宁西家在东塘村,他开了一家小商店在村道边。利用自己有一台三轮摩托车的便利,和部分学生家长商量好后,开始经营起每日早上送东塘小学生上学的行当。每个学生每学期交200元。

  在出事石头桥边开小诊所的宋春花夫妇介绍,4年来,每天早上,陈宁西都开着一辆改装过的三轮摩托车,载着十余名学生过桥前往因果小学上课。

  宋春花说,“一般情况下,摩托车开到桥头时就会减速拐弯,然后加大马力过桥。如果遇到陈宁西有急事,就在桥头将孩子们放下,然后自己离开。孩子们走过石头桥沿小路,步行10分钟就能到达山坳里的因果小学。”

  提前发车或因司机赶丧事

  因果小学有一百多名学生,每个年级就是一个班级。一般情况下,三年级到六年级的学生都会住校,周末才回家。因此周一早上和周五下午车上一般有20人左右,除这两个时段外,陈宁西的车上一般只有十余人,而且都是学前班到二年级的小学生。

  按常规,陈宁西会在每日的7时30分以后在自家东塘村商店门前等待部分乘“校车”的小学生,然后沿路接人。

  12月27日,周一早晨。陈宁西所在的东塘村一名长者去世,陈宁西可能要前往葬礼帮忙,所以提前了“校车”发车时间。大约7时他就开始等待学生。东塘的小学生们也都喜欢提早在陈宁西店门或马路边等待“校车”。

  六年级的王康平常也坐陈宁西的“校车”,当天父亲正好要开摩托车去衡阳办事,他坐了爸爸的车,躲过一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