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来源·衡阳汽车网 苏霓

业内人士:供求关系下代理商利益最大

  不便具名的某汽车集团徐姓负责人坦言,加价是在“供求关系下的代理商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商家采取直接加价不开发票或者以加装暴利的装饰精品而获取牟取,已成为行业的潜规则。当前,内地汽车消费市场处于发展期,产能不足和盲目的消费需求,形成了加价售车的温床。

  某豪华车佛山经销商坦言,加价都是经销商行为。不过该人士认为,接受加价的购车者与经销商之间,是站在各自利益上,两者是平等,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有业内人士指出,导致当前车企对车商加价行为默许的最深层次的原因,与国内汽车车企主导模式有着必然的联系。首先,厂家设置了区域销售壁垒,导致经销商拥有更多的加价底气,即使同城有多间4S店,大多都存在价格联盟。其次,厂家对经销商“加价”行为坐视不理,原因是车企本身存在理亏。当前,车企向经销商发货,往往存在搭售的行为,例如冷热门车型必须搭配一定的比例的滞销车,例如经销商必须预定3款滞销的车型,厂家才会给你配备5款热销的车型。

  当前,车企对于价格的监控重点,更在意车商是否以超低价扰乱自己利益链,对于加价行为,多数采取漠视的态度。不少车型的加价车持续一年甚至数年之久,车企不可能存在不知情的现象。

  业内人士指出,表面看,加价行为是汽车膨胀消费需求所致,实际上,不少车型的热销是经营商甚至车企采取“饥饿营销法”制造供不应求的假象,借机抬高自己产品“身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