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来源·衡阳汽车网 苏霓

影响

  燃油费调整将更频繁

  由于民航国内航线的旅客运输燃油附加费与国内航油综合采购成本实行联动,所以航油出厂价格每月调整一次,对民航旅客来说意味着燃油附加费的调整也会更加频繁。

  除了影响到坐飞机的旅客之外,在此次航油定价改革中,整体受影响较大的就是航空公司了,调价频次增多将使航空公司的利润受到影响,整体来看将比过去有所萎缩。而对国内主要航油销售商中航油集团来说,此次价改将大大提高其航油供应保障能力。以往,当国内油价远低于国际油价时,炼油企业不愿生产航油,于是中航油集团经常不得不紧急从海外购买航油保障国内供应。价改后,这种情况将大大减少。

  观察

  厘清汽柴油价改思路

  新的航油定价机制厘清了汽柴油价改的思路。

  之前业内有消息称,国家发改委可能会让中石化、中石油自行制定汽柴油价格。对于这种说法,曾参与过国家发改委召集的成品油价格体制完善研讨会的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明确表示“不可能”,“航油的价改思路告诉我们,汽柴油价改的路径是:与国际接轨;国家定制一个‘帽子’,企业定时自动调价。”

  不过,业内专家认为,汽柴油价改随即推出的可能性不大。之所以如此判断,是因为汽柴油与航油不同,面对的是更大的消费群体。

  此次航油价改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细节:国家发改委将新加坡进口到岸完税价作为航油定价的参照,而不再参照国际三地市场的原油价格。对此,林伯强认为,这是因为我国进口的航油主要来自新加坡,“汽柴油则不同,我国主要是进口原油然后自己加工汽柴油,而国际原油交易市场有多个,价格并不一致。不管今后怎么改,汽柴油价格的定价仍会参照国际三地原油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