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来源·衡阳汽车网 苏霓
原因:供需失衡加上成本推动 “当前电池市场已面临严重的供不应求,价格也的确在上涨。”浙江省蓄电池行业协会秘书长姚令春昨天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铅酸蓄电池的刚性需求是始终存在的,不会因为整顿就减少。而在需求维持旺盛、供给却大幅减少的情况下,价格上涨是必然的。”
他同时指出,除了供不应求的因素外,成本也是涨价的推动因素,“一方面,铅价在最近几个月大涨,另一方面,劳动用工工资也已提高了。”
不仅如此,他认为,随着整治的进行,企业投入的环保设备折旧以及运行维护费用也是一块不小的成本,这些都将分摊在电池价格上。
“为什么国外的铅酸蓄电池价格会比国内的贵两三倍,主要原因就在于此。”姚令春说,“未来铅酸蓄电池价格肯定还要往上涨,这是很自然的。”
值得注意的是,7月1日开始,世界三大碳酸锂生产商中有两家宣布对碳酸锂大幅提价。在业内看来,锂电池涨价对铅酸蓄电池也具有一定的示范效应。
而在姚令春看来,铅酸蓄电池行业整治不会很快结束,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仅仅通过一次整治,不可能把整个行业内存在的污染等问题都一下子解决”。
但对一些优秀的大企业来说,原先停产主要是因为整顿一刀切,而随着各项指标达标,它们也会率先复工,并分享电池涨价的“红利”。
“目前浙江方面已经有十多家公司复工了。”姚令春说。
相反,对一些小企业来说,这次全国整顿之后的唯一出路就是关、停、并、转。
对此,骆驼股份一位高管此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些铅酸蓄电池小厂既不承担环保成本、又钻税收漏洞,对他们这样的大厂来说是不公平的。准入条件的出台将两者放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使得大厂更能发挥产能和质量方面的优势。
国内大型铅酸蓄电池生产商之一江苏华富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一位内部人士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此次整顿开始后,该公司的电池销售反而更俏了,“小厂关了,像华富这样的大厂产能一下子又很难明显扩大,估计电池的供需缺口还会继续扩大,电池涨价在所难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