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来源·中华汽车 苏霓

公务接待费怪象

  公车运行的猫腻,也同样存在于其他公款消费当中。北京一家人均消费250元左右的餐厅经理介绍称,该餐厅常承接政府部门的宴请,一般按照人均250到300元的标准定制,高开发票的现象也普遍存在。而只要付税金,餐厅都会接受政府部门高开发票的要求。

  记者梳理政府部门三公消费情况得知,14个政府部门的公务接待费过千万。中科院接待费近亿,为9995万,北京市政府的公务接待费达到了9000万。

  而部门间的公务接待费也十分悬殊。经计算,中科院的日均接待费为27万,比住建部全年接待费还高出1万,也超出了国务院办公厅、中国红十字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全年接待费。

  记者曾致电中科院,但至今仍未得到答复。

  湖北统计局副局长叶青在谈到这一现象时说,中央部委是上级部门,不需要花钱接待下级部门,因此花费不多很好理解。而若地方政府能如实公布其三公消费数字,方可见其接待费用之高。

  细化之外,还需全面公布

  随着北京市政府三公消费的公开,地方政府接上了中央政府的步伐,启动了三公消费公开大幕。

  据北京市财政局的汇总,2010年北京市政府三公消费总额为11.3亿元,其中因公出国(境)费1.3亿元,公车购置及运行费9.1亿元,公务接待费为0.9亿元。

  江西、山东等省也表示,将推动本省三公消费的公开。

  地方政府公开三公消费,也将“全面公开”的问题摆在了台面上。此前,在谈到中央部委三公消费统计口径时,叶青告诉本报记者,中央政府选择了最小口径,还有大量三公消费数额隐藏在项目经费及预算外资金。

  而竹立家也对本报记者表示,在地方政府这一块,财政来源大头是土地收入,但它却未被纳入预算,因而其预算外的三公消费数额更难以监控。“要警惕三公消费在预算外循环,推动三公消费的全面公开。”竹立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