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来源·衡阳汽车网 苏霓
路线图仍未清晰科技、工信、发改和财政等对电动车技术路线未达共识
广义的电动汽车主要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其中,后者作为未来电动汽车的理想解决方案之一,实现商业化尚需时日;相比之下,前两者是中短期内可实现产业化的主流电动汽车解决方案。
科技部主要负责推进电动汽车技术研发和示范进程,一方面通过“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推动电动汽车的研发,另一方面也发起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十城千辆”计划),通过电动汽车的示范运行与技术检验推进产业化进程。
基于自主创新、“弯道超越”欧美日发达国家的思路,科技部明确了“优先发展电动车”思路。
为此,科技部提出了系统的“挺进”路线图。即重点推进关键零部件技术(电池—电机—电控)、整车集成技术(混合动力—纯电驱动—下一代纯电驱动)和公共平台技术(技术标准法规—基础设施—测试评价技术)的研究与攻关。并继续实施“十城千辆”工程,形成一批国际知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零部件与整车企业。
科技部还指出,到2015年,突破23个重点技术方向,在30个以上城市进行规模化示范推广,5个以上城市进行新型商业化模式试点应用,电动汽车保有量达100万辆,产值预期超过1000亿元。
一位行业内分析师向记者介绍,目前,电动汽车的发展涉及到科技部、工信部、发改委和财政部等多个部委。但各个部门之间对电动汽车发展的技术路线及财政补贴分配等都尚未达成统一。
基于此,《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迟迟未出。
该人士分析,目前在新能源车的发展方向及技术路线方面,相关政策的缺位现象也比较突出。而这也许是引发温家宝在《求是》撰文的原因。
传统车企均做“两手准备”
混动是当下主流,同时备战纯电动
新能源车补贴政策虽未出台,但各车企已经“蠢蠢欲动”。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各车企翘首以待国家确定新能源汽车发展方向和最终目标,在忐忑中做着混合动力和纯电动一起发展的“两手准备”。
德国大众汽车与一汽集团及上汽集团日前均签署了支持在华合资厂开发电动车的声明。至2012年,一汽集团计划新能源轿车产销量达1万辆,整个“十二五”规划期间投资98亿元打造8款新能源车型平台;至2015年,上汽集团新能源汽车产能规划将达30万辆。
上海汽车董事长胡茂元在年度股东大会上表示,上汽的目标是在“十二五”期间,新能源车市场的占有率与传统车一样,也能达到20%左右。胡茂元表示,上汽的技术路线已经明确,重点发展纯电动车和混合动力车。
但到底是重点发展纯电动车还是混合动力汽车,上汽目前并没有标出“重点”。
和上汽未就纯电动和混合动力作出选择题一样,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任勇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长安新能源未来坚持多种技术路线并行,按照“普及弱混、聚焦中混、提速纯电动/Plug-in、深入关键零部件”的战略规划,逐步达到混合动力产品市场化、纯电动产品技术产业化。
按照长安的部署,由于纯电动汽车目前受到市场、基建设备和核心零部件技术制约,现阶段没有将产品产业化的打算,目前的重点还是混合动力新能源汽车。但在“混合动力”作为过渡阶段之后,车企还是做好了抢占纯电动汽车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