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苏霓

  

比亚迪高管变动 企业战略转型经历阵痛

  汽车销量的下降导致业绩下降。7月中旬,比亚迪发布2011年半年度业绩预报显示,预计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1亿~3.63亿元,与去年上半年24.21亿元的盈利相差甚远。

  8月6日,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表示,董事会于8月5日收到夏治冰的书面辞职报告,他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公司副总裁职务,辞职后将不再担任公司其他职务。此后,比亚迪传出消息,夏治冰的职务由比亚迪生产经营计划处总经理侯雁接任。

  此前不久,比亚迪发布2011年半年度业绩预报称,预计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1亿~3.63亿元,与去年上半年24.21亿元的盈利相差甚远。对于比亚迪来说,在公司业务由传统汽车向新能源转型之时,全产链、跨行业投资风险难以避免。而此时一位副总裁的离职,很可能会让外界对此产生不同的解读。

  渠道之辩

  夏治冰在离职前发给比亚迪全体员工的一封告别邮件中写到,“累了”。从1998年大学毕业进入比亚迪,13年间,夏治冰带领比亚迪销售团队创造了一个个神话。

  2008年至2010年,比亚迪汽车实现了36.41%的复合销量增长,比亚迪F3在2009年、2010年均夺得单一车型销售冠军。2009年,比亚迪还凭借162%的增长率,成为增长最快的车企,跻身车企销量第八名。

  在中国车市整体向好的背景依托下,比亚迪汽车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企业,一跃成为自主品牌车企和新能源汽车的代表。

  当“神话”变得超出想象时,命运也似乎开始在比亚迪前行的路上布下陷阱。

  能够让外界察觉出的变化发生在2010年。由于2009年销售业绩良好,2010年初,比亚迪提出了80万辆的销售目标。为了实现这一销售目标,比亚迪开始疯狂地扩张渠道。

  “新的销售网络,即传说中的D网,当年招录了近1万名大学毕业生进入管理岗位工作,其中销售公司约有2000~3000人。但是2010年企业效益下滑严重,大量资金被新能源项目占用,比亚迪撤销了原来准备新建的销售网络,新招员工因长期被闲置,最终只能选择离职。”一位接近比亚迪的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

  在渠道扩张的过程中,比亚迪还遭到部分经销商的抵制,并最终演化成一场渠道危机。2010年,退网的经销商多达308家,整体经销商退网比例高达22.63%。

  经销商网络失控,被外界视为夏治冰离职的重要因素,但比亚迪内部员工却并不赞同这一说法。比亚迪一位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在经销网络扩张的问题上,夏治冰是持有个人意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