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苏霓
新捷达之外,一汽-大众自主开发的首款车型新宝来的改型版也在研发序列之中。王东晨表示,一汽-大众目前的开发工作主要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类是自主开发的车型,比如新宝来;第二部分是引进车型的国产化改进,比如新迈腾;第三类是除对引进车型进行国产化改进外,还对其动力总成、燃油适应性,还有底盘进行匹配。除对车型的改造外,一汽-大众在试制领域已经取得较大突破。王东晨介绍,自2004年7月成立试验试制科以后,一汽-大众开始建立试制能力。截至2010年11月,技术开发部本地化试验能力已经达到整车60%、车身87%、底盘60%、电器80%。
研发转移成趋势
一汽-大众首次深度解析其研发中心,表明了合资企业的研发能力提升,同时也表明在研发领域,中方参与的程度正在逐步提升。
汽车行业资深分析人士贾新光告诉记者,这是由于中国市场的巨大利润决定的。成为全球最大汽车消费市场之后,中国成为世界汽车企业获取利润的最佳市场。这种情况下,相应车型设计和零部件配套更适合中国人的习惯是理所应当的。
同时,相关分析认为,企业研发中心的建立和研发重点的转移,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合资企业降低成本和快速推出新车型的竞争要求。
在这种情况下,合资企业对核心零部件的掌握成为研发转移的焦点问题。贾新光表示,目前合资企业自主研发的核心零部件,是在外方车型技术平台进行改造再利用。
因此,对核心零部件技术的掌握是合资企业里中方关注的重点。分析认为,这是分步骤进行逐步提升的。目前,中方参与到车型设计、研发的各个环节,对于技术的掌握是逐步推进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