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来源·南方日报 本站编辑
“巴菲特光环”不再比亚迪为国人所熟知,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股神巴菲特投资比亚迪H股。“比亚迪是中国增长最快的汽车公司”,巴菲特曾经评价道。
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比亚迪在传统汽车业上创造的增长奇迹,是因为比亚迪赶上了好时候。在鼓励汽车消费的政策推动下,中国汽车市场前几年高速增长,到2010年汽车销量达到了1806万辆,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在这个利好的大环境下,比亚迪传统汽车业务一路顺风顺水,2007年,比亚迪刚进入汽车市场便获得了10万辆的销量,一直到2009年,比亚迪汽车销量的增幅几乎每年都能翻一番。2010年,比亚迪卖出了52万辆汽车。比亚迪的超常规发展,创造了业内的传奇。
然而,自2010年开始,中国汽车市场出现拐点,从来没有经历过行业寒冬的比亚迪,面对景气度快速下降的市场,第一次感受到了切肤之痛。2011年上半年,比亚迪整车销售22万辆,同比下降23%,净利下降近九成。
更引发业内人士热议的,是比亚迪汽车产业的发展模式。比亚迪将此前发展电池的模式引入到汽车产业,实行全产业链的垂直整合,从汽车引擎、空调、灯具,到安全带、安全气囊、汽车电子产品等各种汽车零部件,尤其是汽车模具,都是自主开发制造。这种模式,使得比亚迪的汽车产业生产链十分长,需要开设大量的工厂,雇佣大量的工人。在行业景气度高的时候,这种模式能节省大量成本,使得比亚迪汽车具有较高的成本优势;而当行业不景气的时候,这种模式又成为比亚迪的沉重负担,大量的生产线和生产工人被闲置。裁员就在所难免。曾经的发展利器,如今成为发展的掣肘。
此外,被比亚迪寄予无限希望的新能源汽车,到目前为止,销售的数量只有700台左右,距离规模化和盈利还十分遥远。加上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还并不成熟,国家鼓励政策的方向还不明确,这使得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短期之内更是美梦难圆。
今年以来的种种挫折,使得比亚迪的“巴菲特光环”黯然褪色。一向自负的王传福也不得不承认,比亚迪2009年就犯下错误,现在的裁员和调整是为过去的错误埋单。这个调整将会历时3年。但公司2015年实现产销量中国第一的目标不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