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来源·证券日报 本站编辑
孤注一掷为话语权自从与命运多舛的萨博扯上了关系,庞庆华的2011年可谓如履薄冰。
原系通用旗下子品牌的萨博汽车,2009年底被北汽集团以2亿美元买走了主要知识产权后,2010年3月归入世爵汽车,艰难运营一年后停产,收购萨博汽车的消息传到中国。
今年6月13日,青年汽车与萨博汽车签署非约束性谅解备忘录,包括总额约2.45亿欧元的参股计划和战略合作计划,其中庞大集团总投资1.09亿欧元,持股24%。刚刚确定了合作方案不久,9月16日庞大集团就发布公告称,鉴于萨博汽车存在破产风险,庞大集团将对已向萨博支付的4500万欧元购车预付款提取部分坏账准备。
而在庞庆华大举开疆扩土的2011年,中国车市却遭遇了高速奔跑两年之后的滑坡期,以汽车销售为主业的庞大集团的既有业务也同样让其担忧,公司此前发布的中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7.75亿元,同比增长2.90%;净利润4.04亿元,同比下降36.2%;经营活动现金流-30.98亿元,同比下降219.52%。不仅如此,在4月28日庞大集团上市之时,募集资金总额63亿元,约42亿元的超募额在今年的A股市场并不多见。但在上市仅4个月的时间里,庞大集团已经把全部资金投入使用,日前公司又抛出了总额达38亿元的债券融资计划,现金流吃紧的窘况已在向庞大靠近。
对于庞大集团悲观的预测、对于庞庆华个人投资的质疑不绝于耳。庞庆华甚至一度对外表态称,“如果庞大集团投资失败,我自己出钱来承担后果”。
其实,对于萨博的种种沉疴,作为局内人的庞庆华无疑更清楚。而对于投资萨博可能带来的血本无归,纵横商界多年的庞庆华的心情无疑比任何旁观者都沉重,但为何宁愿自己出钱埋单,也要为了萨博铤而走险?
孤注一掷的背后,是国内汽车流通领域让汽车经销商处于弱势地位的游戏规则。
在刚刚举办的第二届全球汽车论坛上,庞庆华这样描述霸气的汽车生产厂商,“汽车制造厂的话语权太大,汽车制造商和经销商合同是一年一签,你能不听他的?不听就不给你代理。当市场行情不好的时候,汽车制造厂就会压库给经销商,还有许多文件要求你改来改去。汽车制造商为了扩大自己的品牌效应,要求经销商建店的土地面积越来越大。一些汽车品牌建店占地面积要求从最初的5亩到现在的20亩,但现在土地资源非常稀缺和价格昂贵”。
种种不利的博弈关系下,汽车经销商只能另辟蹊径寻找自己的话语权。庞庆华说,“我们没有办法改变整个局势,就是通过努力来改变处境。做汽车品牌的总代理或者参股汽车制造商,来获得更大的话语权。”
双庞与萨博前路如何?眼下着实无法给出一个乐观的预期。毕竟,车企海外并购的成功率尚不及30%,而年轻的青年汽车与毫无造车经验的庞大,面对的是患病良久的萨博。可无论萨博与“双庞”将走向何方,这毕竟是汽车经销商试图理顺与汽车制造商间博弈关系的一次尝试,是中国汽车企业试图打破“山寨”套路,购入高端品牌的又一次努力。
也许,对于庞大,对于庞庆华,需要的是多一点等待与包容,以及无论结果如何,都应给予勇敢者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