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本站编辑
“电池包”是否进行过权威检测?
在电动车实际使用中,真正发挥作用的是“电池包”。据相关资料,E6电动车的“电池包”,由96块磷酸铁锂电池单体和众多电子元件连接而成。比亚迪汽车电池技术开发部门经理江文锋介绍说,E6电动出租车“电池包”,重达600多公斤。
至关重要的车载“电池包”安全性,是否得到相关部门权威检测?
比亚迪向《瞭望东方周刊》出示的电动车电池强制性检测试验报告显示,比亚迪送样的磷酸铁钴锂蓄电池,进行了32项试验,全部合格。这也是比亚迪5月29日公告称“电池模块50%变形后并未起火燃烧”的主要依据。
然而,本刊记者发现,在北方汽车质量监督检验鉴定试验所2009年10月8日出具的这份《试验报告》中,其试验对象仅为“单体电池”和“电池模块”(由5块或10块单体电池串联而成),并没有“电池包”。
比亚迪主管电池研发的第二事业部沈总解释说,现有条件无法对“电池包”单独检测,只能放在整车碰撞检测中进行。
但在比亚迪向《瞭望东方周刊》出示的3份整车碰撞强制性检验报告(国家轿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2009年10月出具)中,依然难觅“电池包”踪影:正面碰撞9个项目、侧面碰撞13个项目、后碰撞5个项目,共计27项检验中,提及蓄电池的仅4项,只涉及“动力蓄电池包是否穿入(乘员舱)”、“碰撞过程中蓄电池的位置”两种情况。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副院长孙泽昌说,即使电池单体是安全的,并不代表集成在一起就是安全的。
专家指出,车载电池包是由若干个电池单体构成,而现在单体电池一致性不够,一个电池发生泄露就会影响旁边的电池,造成电池包内部短路、发热甚至爆炸,或者电池包里的电子元件一旦短路,后果也不堪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