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来源·衡阳汽车网 本站编辑
提起安全气囊,大家能想到的则是它在车辆发生事故时,对车上乘客的最后的保护屏障,生死攸关之间的救命保障。但如果碰撞强烈,安全气囊却没有起爆,对于乘客而言,失去这最后的保障,生命则是那么的脆弱。一些汽车企业的车辆出现安全气囊未爆,可能是个别案例,但如果频繁出现气囊未爆,不知道是真的碰撞角度不对,还是安全气囊本身就存在问题呢?近日,车讯网编辑陆续接到车主或车主的亲属(车主已经殒命)反馈,自己的北京现代车在发生强烈碰撞后,安全气囊却一个未爆。找到北京现代厂家,答复则是“碰撞角度不对、碰撞力度不够,碰撞条件不足,无法达到安全气囊起爆条件”等等事不关己的回复。这究竟是车辆的碰撞不符合要求呢?还是,北京现代安全气囊设计本身就存在缺陷呢?请跟随车讯网编辑,我们一起来探寻一下其中缘由。
北京现代汽车安全气囊未爆车毁人亡
2012年9月24日,孙先生像往常一样驾车回家,谁承想车辆在高速上发生车祸,孙先生的北京现代伊兰特因安全气囊在车辆碰撞过程中没有起爆,导致孙先生受伤严重。经过近一个月的抢救,孙先生因抢救无效死亡。
![]() |
家属料理完孙先生的后事,于11月份,孙先生家属到襄阳北京现代4S店找到售后部经理,商量解决安全气囊未弹出事宜,在家属的强烈要求下,售后服务承诺向4S店老总及北京现代公司反映此事。
一个星期后,北京现代公司派了技术部工作人员和家属商量解决此事,提出了2点要求:一是要求拍摄车的相关照片;二是用北京现代公司内部仪器对此车辆进行数据读取及相关检测。家属同意了第一点要求,第二点不同意。因为用北京现代公司内部仪器检测数据,一不具备法律效力,二是数据是保密的,消费者不可能知道他们真正的标准。北京现代公司技术人员承诺说一个星期内给回复。
一个星期后,北京现代并没有按照承诺给孙先生的家属任何回复。孙先生的家属又打电话问4S店售后服务经理,孙先生的事故处理的结果怎么样。得到的答复是公司那边正在商量,让家属再等等。随后,北京现代方面表示,如果需要处理孙先生的事故,孙先生的家属可以走法律程序。
躲避危险发生车祸 2死1伤怎能与气囊未爆无关
2011年11月10日,程先生所乘坐的北京现代伊兰特为躲避对向行驶的摩托车,不慎发生意外,车辆失控后撞向路边的树木,但因为撞击发生时,车辆前排安全气囊未发生任何爆破保护车内成员,造成车辆前排座的两名成员死亡,程先生也因此受伤。
事故发生后,北京现代4S店给予两位死者每人35万作为和解赔偿,但对于伤者则推卸责任,这让程先生非常的气愤,作为伤者也有得到赔偿的权利,为何4S店置若罔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