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来源· 中华网汽车 本站编辑
沉寂了多时的铃木汽车,在其他日系车的“衬托”下,终于上了回头条。
根据中汽协最新公布的汽车产销数据显示,11月,日系在华销售32.54万辆,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19.18%。其中,大多数日系车企均呈现两位数的增长,唯独铃木汽车出现同比下滑11.2%的糟糕业绩,成为了日系车欢呼声中的一声哀鸣。
11月,铃木汽车在中国市场销量为20,268辆,较之去年11月的22,832辆,同比下滑11.2%。而1-11月份,铃木在华累计销量为209,815辆,同比下降9.4%。相比之下其他的主流日系车企就表现地非常突出:三菱汽车11月份销量同比增长超250%,成为增幅最高的日系品牌;本田以同比增长100%的成绩位列第二;而丰田、日产、马自达等车企也都实现了40%至96%不等的同比增长率。
其实,铃木汽车在华市场的销量不振早在2009年就初现端倪。2009年,铃木在华合资公司产品及进口车总销量仅为25万辆,市场占用率仅为1.83%。而丰田、本田等日系品牌的市占率分别为3.22%和4.22%。从2010-2012年,铃木汽车的市占率一直呈递减趋势,分别为1.52%、1.51%和1.33%。
产品老旧、品类单一致竞争力下降
铃木汽车有如此的槽糕表现,也不难预见。纵观铃木在华在售的产品,昌河铃木旗下有派喜、北斗星、利亚纳三款产品;长安铃木旗下有奥拓、雨燕、SX4、羚羊、锋驭五款产品;进口车型也仅有凯泽西、吉姆尼、超级维特拉三款。在这些车型中,最新的产品是2009年推出的新奥拓,在2009-2013年间更是没有任何一款新产品面市。如此缓慢的推新速度自然让铃木汽车的市场竞争力锐减。
业内有人认为,铃木汽车的推新缓慢可以归结为两个国内合资方的内斗,铃木难以平衡双方的产品线分配,以致新品推进搁置。
铃木中国总经理岩濑大辅在接受中华网汽车采访时没有对此猜测表示否认,“之前是因为新产品没有上市或者上市晚,所以会影响销量,但是今后每年会在中国市场投入一款车型,随着新产品的投入和阵容的扩大及销售网络的加强,在中国未来肯定会争取达到丰田、本田他们的相同的销量。”按照铃木在中国的战略计划,铃木中国今年要力求恢复此前的销量水平,并将在中国的国产车型产量提升到30万辆。
与此计划相对应的是,我们终于收到铃木推新的消息。今年9月底,昌河铃木向媒体宣布了未来两年的全新发展规划:会陆续推出9款全新车型和9款改款车型,形成9+9的新车投产战略。
昌河铃木9+9新车战略 部分曝光车型 | |
车型 | 相关信息 |
利亚纳A6 | 年内上市,预售6万元左右 |
北斗星二代 | 全新平台、全新车型,名称沿用 |
新小型SUV | 与吉姆尼接近,只配两驱系统 |
新紧凑型SUV | 与现代ix35相同级别 |
新型MPV | 接近五菱宏光、北汽星旺等 |
A+级、B级等 | 在部分车型基础上加宽加长 |
而在今年的广州车展上展出的城市SUV车型S-CROSS和概念车Authentic S 也都已确认会在长安铃木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