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来源·中国质量万里行 本站编辑

  阻尼片是“焦臭味”的真凶么?

  阻尼片又叫胶泥或者阻尼块,是贴在车身内表面的一种粘弹性材料,紧贴着车身的钢板壁上,主要是为了起到减少噪声、减少震动的作用,也就是说起到阻尼作用,所有小轿车里都安装有阻尼片。

  在欧美等汽车工业发达的国家,汽车阻尼片一般都使用高分子树脂材料、或者橡胶材料。作为原材料,这两种原材料都不会挥发有毒有害气体。而在中国则存在用沥青制作的阻尼片,持续散发臭味,导致车内空气污染,危害人体健康。

  以一辆车为例,需要贴这种阻尼片的部位有八到十二处,其中大多位于封闭的汽车驾驶室内,总面积约3平方米,沥青的总用量大约为十公斤。由于太阳暴晒及发动机散热,紧贴钢板的沥青阻尼片因受热极易分解释放有毒的多环芳烃气体,而且这是一个长期缓慢的释放过程。

  据中国质量万里行投诉部近几年投诉信息显示,除了发动机、变速器、气囊、轮胎等质量问题之外,车内异味目前已经成为了车主投诉最为集中的问题之一,原因则是车内的阻尼片造成。

  中国重汽技术中心材料工艺所高级工程师周光亚介绍,奔驰、宝马[微博]和奥迪车上的阻尼片如果有臭味,就很有可能像汽车配件商所说的那样是沥青做的。国内宝马车内使用的阻尼片早已被德国宝马弃用了20年。在2012年底奔驰爆发的“异味”门,经检测,这些车辆的阻尼片均含有70号沥青成分。

  据相关资料显示,沥青是指煤焦油或石油提炼后产生的残渣,因含有多环芳烃及硫、酚等多种对有害物质,世界卫生组织的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早在1976年就将煤焦油沥青列为一类致癌物质。

  多环芳烃中间对人体影响最大的是苯并芘,是一种突变原,是一个致癌的物质,是一个脂溶性比较强的物质,这个能吸入到体内,可以停留在肺的粘膜上,在这种情况下,可能发生细胞变异,那么这种变异到最后产生一些阴影,或者肿瘤的变化,是一个漫长的时间。

  专家指出,奔驰、宝马、奥迪这些进口品牌车国产后,之所以采用沥青而不采用树脂、橡胶等环保材料,一方面是因为目前我国没有关于汽车零部件和辅助材料的相关国家标准,另一方面,使用沥青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而此次新蒙迪欧汽车采用的沥青板是不是也和奔驰车一样呢?是否能够引起厂家重视甚至召回呢?此前,对待奔驰异味的情况,业内律师表示:“像异味这种问题,没有法规规定必须召回,因为它不影响行车安全,只是影响了车主乘车的舒适度,除非有证据可以证明异味是含有有毒气体的。不能证明有毒,通常厂商不用实施召回。”

   车内空气检测难度仍然很大

  近年来,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车内空气质量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在车内空气质量检测评价领域,社会和消费者存在巨大需求,而企业自己的检测结果,很难让大众信服。

  去年年底,中消协联合广东省深圳市消委会发布2014年乘用车车内空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专项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在参与抽样调查的51辆家用小汽车中有20辆车高于该标准限值要求。

  2012年3月1日,由环境保护部与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发布的《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正式实施。该报告中指出,车内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的主要原因中是有一些汽车生产和装饰企业为降低成本、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采用一些质量不高、甚至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劣质材料,加剧了车内空气污染。

  在今年3月26日召开的“2015第五届车内空气质量及禁限用物质技术峰会”上,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博士仝令胜透露,目前CQC已启动的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项目得到了企业和检测机构的认可,企业将积极参与对乘用车内空气质量的自愿认证。随着《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从推荐性升级到强制性的完成,车内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评价有望成为强制认证。

  据悉,CQC开展的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内容包括甲醛、苯、丙烯醛、乙醛、甲苯、乙苯、苯乙烯、二甲苯及车内PM2.5、车内气味10部分。其中,前8个是《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中的限值,后两个为观察项,这是一个扩展和进步。

  随着夏季的到来,车内空气也越来越热,很多新蒙迪欧消费者抱怨,自己开车都快不能忍受这种味道了,何况有朋友家人坐在上面,实在有些“丢面儿”。有一些车主购买二氧化氯泡腾片来给车子消毒,还有的车主索性不开了,降价把车卖了。目前,很多车主发出了集体维权的声明,希望得到长安福特厂家的正面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