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来源·成龙汽车网 罗玲
靠什么力量将联盟成员紧紧联系在一起?怎样体现公平与竞争?科技人员的收入分配机制、人才选拔机制、组织协调机制怎样制定,怎样执行,需要认真研究。
三、技术攻关与产业规模的关系
电动车的研发应该与市场同步,成熟一个推广一个,让技术与市场一起成长,电动车技术成熟之日,就是全国市场铺开之时,拥有技术的同时也拥有市场,避免我们在专心研发技术,别人在潜心占领属于我们的市场。没有市场的技术是孤立的,有了市场的技术才是产业形成的基础。技术催生市场,市场涵养技术。二者的关系应设法处理好。
四、全局利益与企业效益的关系
既然是非盈利组织,没有了利益的牵动性,企业的积极性怎样保证就成了问题。联盟组织调动企业和相关方面的积极性方面应该有相关机制作保证,让企业有效益,让联盟成员有动力。联盟就是人才集中,设备集中,资源集中,知识产权共享,但是企业出人、出技术、出资源,动力何在?效益何在?没有动力,没有效益,没有硬性的行政管理体制和处罚制度,企业消极怠工,联盟组织将束手无策。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早在前几年,北京、重庆等地的地方性新能源产业联盟就纷至沓来。但由于这些地方性联盟都是以当地的汽车企业为依托,因此联盟成立后,并没有太多实质性进展。2009年7月11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组织上汽、一汽、东风、长安、广汽、北汽、重汽、华晨、奇瑞和江淮等十家汽车企业,联合成立“电动汽车产业联盟”,意在联手攻克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在产业化过程中遇到的难关。该联盟确立的路线是“渐进式”,即由混合动力汽车逐步过渡到纯电动汽车,推动插电式纯电动车的商业标准和模式。由于没有“官方”背景,再加上涉及各方切身利益,这个联盟并没有发挥真正的作用,无疾而终。
新的央企电动车联盟有国家强力支持,在处理好市场机制与行政管理关系的同时,需要在利益关系上有个强有力的协调和摆布,联盟才能产生高效率。
五、新能源与传统动力研发的关系
新能源汽车将步入正轨,组织联盟保证、人力财力保证之后,将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但是,传统动力汽车的研发不能停顿,研发力量不能减弱。因为传统动力和新能源相辅相成,往往互为依托,互为嫁接,混合动力作为良种技术的过渡和融合,将发挥至关重要的衔接作用。所以,不可偏执一段,顾此失彼,厚此薄彼,喜新厌旧。两个能源齐头并进,以老带新,发展将更有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