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来源·衡阳汽车网 罗玲

  能够同时在香港H股和国内A股整体上市,是众多汽车企业梦寐以求的事情。也许不到半年,广汽集团将成为国内车企中唯一能够获此殊荣者。

  3月22日晚间,随着广汽长丰一纸公告,公司第一大股东广汽集团将登陆A股的消息有了时间表。如果一切顺利,广汽集团有望最快在9月底在国内A股上市。

  当东风、长安、北汽等当年和广汽几乎处于同一起跑线上的汽车集团纷纷加速时,广汽虽然动作频频但似乎总有难以突破的瓶颈。这一次,A+H股的联袂上市,不差钱的广汽离大广汽的扩张梦想又进了一步。此举能否让广汽成功超越对手,并最终超越自己?

  A新一轮扩张已经开始

  在很多人眼里,包括在自己眼中,广汽集团始终是“不差钱”的。不过,在不到一年时间里,与香港H股和国内A股之间的腾挪跌宕,足以让汽车界大为震撼。不为钱,广汽究竟为何上市?

  从2002年便提及上市,无果,在坚持了“八年抗战”后终于在去年8月底以介绍方式实现在港股整体上市。相比之下,和目前确定的“9月底之前A股上市”,这中间只隔了不到一年,这样的速度也是其自2005年股改以来罕见的上市“大跃进”,这足以让上汽、一汽、东风、北汽们羡慕妒忌恨。

  若广汽顺利实现A股整体上市,按照目前广汽港股总市值558亿港币规模,这无疑是又一次重量级回归。不管怎样,通过两次成功的上市计划,广汽集团明显加大了扩张的脚步。

  当然,这一次,广汽的目标不仅是国内A股,还有和三菱的合资。3月22日晚间,广汽长丰(600991.SH)发布公告称,公司第一大股东广汽集团(02238.HK)将发行A股,并通过换股吸收合并广汽长丰,换股比例为1.6:1。换股完成后,广汽长丰将退市,广汽集团将在上交所上市。在此基础上,广汽和三菱将按50:50股比实现合资。

  不过,令“友邦惊诧”的是,与去年在港股上市一样,广汽A股上市依然不实现融资。而按照广汽近年的扩张势头及其“十二五”规划中“300万辆”产能规模设计,广汽正是需要大把花钱的时候。要知道,2010年广汽的销量才70多万辆,5年要变成四倍的规模,虽说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是万万不能的。是的,正如外界的普遍疑问:“广汽怎么回事?两次上市不融资,是不是真像赵本山说的‘不差钱’?还是另有苦衷?”

  对此,广汽集团董事长张房有解答了这个疑问:广汽目前没有现金流压力,现有能力足以支撑发展,因此没有迫切的融资需求。而广汽当前上市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上市实现公司内部战略资源的整合。此次通过换股吸收合并广汽长丰,“也一样”。

  B广汽必须快跑

  现在,三菱可以轻舒一口气了,但广汽显然不能,在追赶对手的道路上,广汽没法停止下来。

  自2009年入主长丰,广汽率先响应国家有关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四处出击寻找重组和合资机会。所以,广汽并不满足于在广汽三菱项目上“收官”。“有好的,合适的,我们还是会去做。”张房有的话表明了广汽就像传说中的无脚鸟一样,它只有不停地飞翔才能实现生存的意义。

  实际上,从1997年广汽集团成立到现在,已经14岁的广汽,虽然在业界每每总有令人震惊的举动,但除了与本田、丰田合资外,其后无论是和菲亚特、三菱合资,还是收购吉奥,控股长丰,还是推出自主品牌,以及持续已久的整合河北客车厂的消息,广汽虽然动作频频,但似乎并没有给人们惊天地泣鬼神的震撼式举动。

  但不管怎样,我们不能用当下的眼光看未来五年、十年之后的市场。广汽是个高瞻远瞩者,这点想必没有人会有疑问。无论张房有还是曾庆洪,还是所有的广汽人,都始终有着强烈的“大广汽”情结。这种情结不是一种脱离现实的好高骛远式的追求,而是基于强烈的生存压力和扩张需求的必须举动。

  在连番扩张之后,广汽旗下已经拥有和本田、丰田、日野、菲亚特、三菱等跨国公司的合资企业,还有广汽乘用车和广汽吉奥合资公司。虽然在赚钱能力上,广汽令人艳羡。但在产销规模上,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10年上汽、东风、一汽、长安、北汽、广汽、奇瑞、比亚迪、华晨和江淮,分别销售355.84万辆、272.48万辆、255.82万辆、237.88万辆、148.99万辆、72.42万辆、68.21万辆、51.98万辆、50.14万辆和45.85万辆。

  广汽集团的赚钱能力备受称道,但在销量和规模上,广汽毕竟是个小字辈。即使被列为六大汽车集团,但仅从去年的数据便可以看出,广汽距自己最近的第五名北汽尚有70多万辆的差距,也就是说,广汽即使再翻一番,也赶不上北汽的销量。而在其身后,是咄咄逼人的奇瑞,仅有4万多辆的差距,似乎一缓口气就有可能被奇瑞超越。

  广汽必须跑,快跑!

  C五年之坎

  广汽曾经大起大落过,也曾尝过极度缺钱的滋味。10多年前的广州标致,一度让广汽欠下近30亿元负债。不过,在随后的1法郎惊天逆转中,广汽还是勒紧裤腰带一步一步从一个一穷二白的边缘企业锻造出了一个最赚钱的主流企业。

  在经历了合资的十年以后,广汽有了更大的蓝图——那就是大广汽。如果要把一个企业的生命突破周期定为五年的话,接下来广汽集团的攻坚战便是“十二五”规划——这也是所有汽车集团必须突破的五年之坎。

  广汽的发展目标是到2015年汽车产能将达到300万辆,销售收入将达到4000亿元。但对手们似乎比它还要“野心勃勃”。

  在各大车企已经公布的“十二五”规划中,上汽集团的发展目标是达到年产销整车600万辆,一汽集团的规划是产销500万辆,销售额过6000亿元;此外,东风集团“十二五”规划也提到,2015年的销售目标锁定为500万辆;紧随其后的长安集团也将超500万辆。这是目前排名前四名的上汽、一汽、东风、长安五年后的整体规划,除了上汽遥遥领先的600万辆外,其它三强都无一例外地把目标定在了500万辆。

  而暂时排名第五的北汽集团也不是省油的灯,它的“十二五”目标为350万辆。相比之下,老六广汽集团“十二五”目标300万辆明显处于下风,其从目前的第六位跃升至前五甚至前三名,跻身与上汽集团、一汽集团和东风公司并列的中国汽车业第一阵营显然压力颇大。

  如果我们还是拿去年的销量来对比,广汽要想从70多万辆增长到300万辆,需要翻四倍。而北汽从去年的140万辆到350万辆,只需要翻2.5倍即可。所以,广汽和北汽的300万辆“十二五”目标中,广汽承载的压力之大可想而知。与之相对的,紧随广汽之后的奇瑞,从去年的接近70万辆到“十二五”规划的200万辆目标,则显得温柔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