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来源·衡阳汽车网 罗玲

  庞大不知如何防范风险

  腾中收购悍马尽管没有成功,但腾中知道自己不懂跨国并购,花大价钱聘请了国际上著名的律师事务所等第三方机构。而庞大汽贸则显得过于自信,一切都是自己来。问题是你有这方面的人才吗?你懂相关游戏规则吗?这又是不成熟的表现之一。

  汽车行业的跨国并购,已经进行了许多年。经营不好、陷入困境的汽车品牌被强势品牌企业所收购,非常普遍。跨国汽车巨头麾下的许多品牌都是通过并购而获得的。跨国汽车公司的跨国并购,有成功也有失败。以跨国汽车巨头的国际化经营经验和研发实力,收购其他品牌都不见得能够成功。发展中国家的汽车企业并购发达国家的亏损汽车品牌,更是风险极大。更何况庞大还不是汽车整车企业,只是一家汽车流通企业。

  国外跨国企业的并购经验表明,为了确保并购成功和防范风险,大量的前期调研包括聘请第三方机构对被收购目标展开尽职调查,十分重要。但是庞大把收购萨博,看做“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以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以高溢价拿下一个濒临破产、现金流已经中断的企业,扮演救世主的角色。实在有些太浮躁。

  在没有进行可行性研究,八字还没有一撇的情况下,庞大匆忙打出4500万欧元购车预付款,以解萨博现金流中断的燃眉之渴。钱打出的第二天,萨博部分复工,可是前几天因为没能支付货款,供应商停止供应零部件,萨博再次停产。1930辆萨博车何时能生产出来?搞不好这4500万欧元购车款,会成为庞大资产表上的一笔债权。

  庞大不具备收购整车企业资质

  根据国家现行政策,收购海外企业的国内企业需要具备相应的资质。国家对汽车整车项目实施生产许可,不是什么人都可以造车的,必须有相应的资质。不管收购海外汽车项目,还是在国内组建合资整车企业,原则上需具备整车生产资质。腾中收购悍马之所以流产,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腾中不具备整车生产资质。

  庞大汽贸是汽车流通企业,虽然旗下有汽车改装厂,但并不具备整车生产资质。因此,庞大既不具备收购海外整车项目的资质,也不具备在国内组建合资整车企业的资质。

  6月16日,庞大在京举办媒体见面会,有媒体问庞大董事长庞庆华,作为一家汽车经销商,在当前的政策范围内,庞大没有汽车生产资质,不能参与生产领域。庞庆华则表示,目前厂家与卖家地位不平等,他一直想改变这种现状。于是,他选择了最佳方案--在合资生产公司持有少量股权。他说,买萨博股份是我对自己想法的一个实践,就是要增加经销商的话语权,至于成功不成功,要看我们以后的努力。

  对于三方合资能否通过发改委等主管部门的审批,庞庆华信心满满。“只要尽职报告做得好,通过审批是毫无悬念的。”

  这只是庞大的一厢情愿。真不知庞大的自信从何而来?

  庞大的决策过程太过粗暴

  5月中旬,发改委得知庞大收购萨博一事后,专门约见庞大高层进行沟通,指出其中存在的巨大风险。庞大高层并不以为然,还认为自己捡了个大便宜。甚至在沟通会上说,大不了扔掉两个亿。有官员提醒这是股民的钱啊!回答说我不用上市公司的钱,可以用母公司的钱。

  一位最近采访过庞大高层的笔者说,感觉到这位庞大掌门人的自我感觉太好,口气太大。一个上市公司的决策过程应该是严密的、科学的,而不能太粗暴,随意性太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汽车业在“引进来”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在产品“走出去”方面,也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在并购海外整车项目上,除了吉利收购沃尔沃,其他无一成功。

  中国汽车市场主要在国内,企业缺少国际营销经验。中国企业在资本运营、国际企业管理、国际市场营销等方面,还缺乏相应的能力。连上汽这样的汽车企业,尚且在收购双龙汽车上遭遇滑铁卢,庞大汽贸一个非汽车企业,又有什么能力去挽救一个即将破产的外国汽车企业呢?

  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后,在整合方面经历了漫长历程。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在并购两三年后逐渐显现出来,2009年,联想一度陷入亏损,逼得已经退居二线的联想创始人柳传志再度出山,重新出任董事会主席。今年5月26日,在联想集团财务报道会上,柳传志表示,联想并购IBM的PC业务6年,经过了各种艰辛的考验和长期的磨合,现在可以自豪、肯定地说,这次并购是成功的。

  以联想这样的IT龙头企业,并购IBM的PC业务6年以后,才取得了成功。联想尚且如此,以庞大汽贸的实力和经验,拿什么来保证收购的成功呢? 真替他们捏一把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