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来源·衡阳汽车网 罗玲
假冒制冷剂的危害
业内专家告诉记者,在2005年以前,标明是R-134a的假冒气雾罐实际大部分填装的是R12,到2006年,随着R12的限售、减产和价格的上涨,不良商家又弄出了价格更低的R-134a替代物,这种混合气体替代物大多由R22、R-142b、R-600a(易燃气体)等多种制冷剂混合而成,更有甚者充填的是不可辨别的物质。由于这些替代物价格低廉,很快成为伪劣产品的主要充装原料。这些产品被不法商贩同样披上R-134a制冷剂产品的环保外衣,大肆宣传、销售到汽配城和修理厂,明目张胆的欺骗广大消费者。
R12属于CFC类型的制冷剂,由于对大气层破坏严重,国家已经明令禁止。继续使用R12严重违反了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违背了中国淘汰ODS类物质国家方案,违背了中国政府对国际社会关于ODS类物质淘汰的庄严承诺,使行业秩序和诚信受到极大的损害,更有甚者将假冒产品出口销售,被海关查处,被媒体曝光,在国际社会给中国形象抹黑。
R-134a是世界公认的环保制冷剂,其破坏臭氧潜能值ODP值为零,而像R12和由R22和R-600a的混合型制冷剂的破坏臭氧潜能值明显高于R-134a,如果继续使用像R12和由R22、R-600a混合成的制冷剂,从发展的角度看不仅是一种倒退,还将继续损害我们人类的生存环境。
此外,在空调系统中,由于使用制冷剂的物化性能不一样,专用的空调压缩机、密封配件和管路必须配套使用专用的制冷剂类型,这样空调系统才能够正常、安全的运行。由于R-134a和R12或其他制冷剂的物化性能有很大的区别,所以空调装置也有很大的差异,使用的冷冻油、密封件、橡胶管路和干燥剂都不同,所以几种制冷剂不能互相替代和混充,否则将严重影响制冷效果和空调系统的寿命。比如造成空调装置失效、压缩机咬死、管路腐蚀、密封胶圈泄漏,更可怕的是会造成空调系统爆裂。
利益驱动与监管之难
假冒R-134a之所以如此猖獗,简单的概括就是利益驱动。
据了解,由于原材料涨价,R-134a已从每吨不到3万元涨到目前的每吨7万余元。而假货R12制冷剂价格最高时也只有26500元/吨,其他一些替代品大多是10000~16500元/吨。按每罐250克的制冷剂来说,它们的实际成本只有正规产品的1/3甚至1/4。正是因为两者之间有如此大的利润空间,使得R12和替代品冒充R-134a大行其道。
另外,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正规的维修网点尤其是4S店加氟价格昂贵,也使得路边小店、汽配商城的假冒伪劣冷媒有机可乘。
记者走访了几个汽车品牌在北京的4S店,发现一瓶售价在20多元的冷媒,到了4S店,价格一下子翻了几番。再加上工时费,车主去4S店做一次加氟,少则数百元,多则上千元。
而在汽配市场和路边小店,检漏和加氟大都在100多元,悬殊的价格,自然让很多车主直奔路边小店。
生活当中有很多产品,随着消费者生活水平与认知能力的逐渐提高,其假货往往无处遁形,最终销声匿迹,而R-134a却很难。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虽然车主是R-134a的最终使用者,但由于R-134a对安全、环保的要求较高,其购买、添加、使用全部是由维修人员等专业人士操作。因此,普通的消费者虽然成了假冒制冷剂的最终买单者与受害者,却一直被蒙在鼓里。
此外,R-134a类产品的性能、包装和产品检测都十分专业,监管部门一般都不太了解,即使知道情况,该产品既无法直观识别,又没有专业的检测仪器进行有效识别,很难监管,这也是造成假冒产品盛行的另一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