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来源·衡阳汽车网 苏霓
长安铃木将受利好一个未被证实的说法是,作为整合长安铃木与昌河铃木的谈判筹码,长安对铃木提出的要求是,承诺今后5年内在华不再找第二合作伙伴。长安方面希望借着这5年的时间,把铃木主要的微车产品引进来,学习其微车技术,发展自主品牌。
而汽车评论员张志勇则认为:“人事调整肯定会对公司的整合布局起到一个重新开始的作用,长安集团自从实施大的并购以来,整合的速度并不快,最大的问题在于人事。长安的品牌整合是最现实的,而拖住铃木寻找第二个合资伙伴只有短期的利润意义,却不能带来长安自主品牌的根本性的突破。”他表示,铃木的整合也只是这次人事调整的一个部分内容而已,它牵涉到的远比铃木要大,哈飞、昌河、长安的整合才是最重要的。
对于长安与铃木之间的“对峙”,江爱群表示:“实际上,双方都是希望要把中国市场做好,但由于对这个市场的认识不同,理念也不一样,很多想法和角度都会有所不同,所以目前双方的合作方案仍未确定,仍在商讨中。昌河铃木与长安铃木怎么整合,并不是简单说了算,而长安铃木要做大做强也是肯定的,但是具体路径怎么走,双方需要更多沟通,达成共识。”他告诉时代周报,铃木方面曾表示要与长安汽车强化合作,而他们对此亦表示欢迎。
无疑,按照将昌河铃木并入长安铃木的方案,一旦整合正式启动,对于长安铃木来说将是一个重大的利好消息。
张志勇认为,如果长安与铃木之前关于“5年内不得在中国再找合作伙伴”的条件成立,那么整合之后,无论是在产品、质量还是渠道上的拓展,长安铃木将能得到来自铃木的更大支持,这将使长安铃木获得市场的扩大。
但他强调:“但是双方的整合并不能带来什么,对于长安本身的发展具有市场意义,却没有长远的品牌的意义,只能说是将不适于在市场继续存在的品牌淘汰而已 。”
尽管长安铃木和昌河铃木增长乏力的销量业绩与市场地位使得整合势在必行,而长安铃木看起来“日子过得还不错”—去年长安铃木销量突破20万辆,今年上半年销量突破11.8万辆,同比增长高达15%,但与早年间奥拓“风靡一时”的盛况相比,长安铃木今日的发展显然还远不能够让铃木汽车满意。
“铃木是小车王,但长安铃木的发展并没将铃木的这一优势完全体现出来,主要的原因在于市场对于小型车的不买账。”张志勇认为,尽管目前国内市场上开始出现一个发展精品小车的趋势,“但是长安铃木没有精品的价值,至少在传播上力度不够,没有表现出精品应该有的气势。”
或许,除了提升产品质量和拓展销售渠道之外,如何提升品牌形象,提高产品附加值才是长安铃木眼下最重要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