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来源·衡阳汽车网 苏霓

  当后视镜中,宝马的身影越来越近时,力图在中国保持市场领先地位的奥迪,选择从扩充产能开始积蓄力量。基于乐观的市场形势,宝马方面预计,今年底其在中国市场销量将首次超越奥迪。

  “就像奥迪刚蝉联冠军的勒芒24小时耐力赛中,因种种原因,奥迪曾在维修区多待了一会儿,对手借机缩短了距离,但离开维修区后,奥迪开始加速,最终凭借综合优势获得冠军。”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执行副总经理张晓军这样形象地解释奥迪与竞争对手之间距离的减少。

  目前,奥迪对外释放的关键词包括“产能紧张”、“新能源概念”和“全价值链国产化优势”。随着全球跨国汽车公司纷纷押宝中国,不断扩大产能和加强本土研发,奥迪打造的全价值链本土化战略能否经得起考验?

  奥迪产能比重提升

  今年二三月间,一汽-大众奥迪经历了“成立以来,停产时间最长、改造项目最多、影响最大的一次生产线改造”。因生产线改造停产,对奥迪的产量影响达到近2万辆。

  “通过这一个月的停产改造以后,奥迪全年增加了产能近9万辆,今年产能将达到30万辆。”张晓军告诉记者。

  为了继续保持市场优势地位,在一连串的数字背后,奥迪在中国市场精打细算了未来五年的发展路径:今年销量目标提升至30万辆,3年100万辆的销量目标没有问题,2015年,奥迪将形成70万辆的产销规模。这串数据背后,奥迪在中国高端车市场的份额将保持35%。

  但是,市场的胜负向来用数字说话。数据显示,今年1~6月,奥迪在中国市场销量为13.91万辆,同比增长35%;宝马在中国市场共销售BMW和MINI品牌汽车12.16万辆,同比增长60.8%;同时,奔驰今年上半年在中国地区销售超过9.5万辆,同比增长59%。

  上半年的盘点,让奥迪压力倍增。因此,一汽大众总经理安铁成首次携奥迪事业部中德双方总经理张晓军和薄石在长春郑重表态,奥迪会继续保持领先优势。张晓军表示:“我为什么说在中国,对手追赶奥迪而不是赶超奥迪呢?那是因为我不认为对手会超过我们。”张晓军的信心主要来自两方面,产能增加与包括新能源在内的全新产品的导入。

  在产能方面,基于对中国高档车市场持续增长的看好,以及奥迪良好的市场表现,有传言称一汽-大众将会在现有阶段“多生产一部分奥迪车型”。

  安铁成表示,“我们下一步为奥迪规划是在2015年实现70万辆的目标。从产能上,从我们后续的系列产品,包括一些新能源产品的策略,支持实现这样的目标没有问题。”

  据了解,一汽-大众长春基地现在产能为66万辆,通过提升生产能力,今年产量设定为100万辆。未来两年,成都与佛山工厂相继投产后,2015年一汽-大众设定产能将达到165万辆,其中,奥迪品牌产能规模为70万辆。与目前奥迪的生产比重相比,未来奥迪品牌在一汽-大众所占的产能比例将提升达到1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