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来源·衡阳汽车网 罗玲
面对“利诱”,大众实在忍不住要“毁约”了。
日前,一汽集团一位内部人士透露,一汽集团和大众集团就一汽-大众合资公司股权重新调整一事达成了一致意见,一汽集团将向大众出让9%的股权,从而将使中外双方的合资股比从60%∶40%调整为51%∶49%。
目前,中外双方的股比是在1991年确定的,彼时,一汽集团和大众集团签署协议并宣告一汽-大众正式成立,这份合约的有效期是25年。现在,离合约有效期截止日还差5年,一汽-大众的股比即将迎来变化。
据记者通过各方渠道采访的情况看,此事最终通过国家相关部门审批只是时间问题,而对于大众来说,借此获得不菲利润的同时,也将迎来如何重新平衡“南北大众”两家合资企业关系的新课题。
股比更改
“考虑到大众集团的意见,大众集团和一汽集团双方已经就调整各自在一汽-大众当中的股比一事,原则上达成一致,这一决定已经在最近一次一汽-大众的董事会上获得通过。”一汽集团一位内部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调整后,一汽-大众当中的外方股比将从40%提升至49%,中方股比将从60%下降至51%,中方依然保持控股地位。”
据上述人士介绍说,此次股比调整方案目前已正式递交发改委审批。但当记者向大众(中国)方面求证时,得到的答案依然是“不知情”。
而促使大众谋求股权变化的最根本动因,当然是为了争取利润的最大化。
根据大众集团在今年3月份发布的2010年财报显示,大众集团该年净利润达68.4亿欧元(约合638亿元人民币)。而据记者了解,2010年,南北大众两家整车企业的利润总和达到了330亿元,其中一汽-大众利润为220亿元,上海大众利润为120亿元,按照合资股比计算,归属大众集团的利润约为148亿元。不难发现的是,2011年大众集团全球利润中有将近四分之一都是来源于中国市场。
南北大众对于大众集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为了获得更多利润,大众显然希望一汽-大众这个“利润奶牛”能够做出更多的贡献。
以一汽-大众在2010年获得的220亿元利润计算,如果大众将股权比例提升至49%,那么多增加的9%的股权将直接为大众集团带来20亿元利润。这几乎相当于一汽集团旗下一汽轿车(000800.SZ)和一汽夏利(000927.SZ)两家上市公司2010年利润之和(2010年,一汽轿车净利润18.16亿元,一汽夏利为2.99亿元)。
蓄谋已久
实际上,在对待一汽-大众合资股比这一问题上,大众方面一直不甘心于自己只掌握40%的股份。
至于彼时大众集团为什么接受40%的持股比例,乘联会副秘书长杨再舜表示:“大众当时同意在一汽-大众持有较低股份,一方面是对当时中国汽车市场不了解,另一方面是因为一汽集团当时实力较强,大众集团不得已才做出让步。但从1994年关于合资企业股比问题的政策出台后,大众集团便开始谋求对一汽-大众进行增持。”
1994年,我国首次出台了《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第一次明确提出国家鼓励借外资发展我国的汽车工业,但同时规定合资企业中方股比不得低于50%。这也就意味着外方股比可以达到50%。于是,在1995年,借奥迪落户于一汽-大众并成为一汽-大众第三方股东之机,大众集团明确提出要将一汽-大众的股比更改为50%∶50%,但中国相关政府部门对此予以了回绝。
大众集团并未放弃努力。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大众集团又开始谋求新一轮的扩股计划。从2003年开始,大众集团和一汽集团就改变一汽-大众股权一事展开谈判,但由于2004年和2005年中国汽车市场低迷,大众集团投资计划投资额被迫缩减,加上中国政府的反对态度依旧坚决,因此,大众集团增持一汽-大众一事再一次不了了之。
而今年上半年,借一汽-大众投建南方工厂一事,大众方面再次提出了增加股比的要求,同样,大众的要求再次被相关政府部门和一汽集团方面回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