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来源·经济观察报 苏霓

比亚迪还对之前的分网营销策略进行调整,对于难以支撑的网络进行收网,进一步减少经销商的压力。在比亚迪四个营销网络中,A1、A2两个网络由于有F3、F0等畅销车型,经销商日子相对好过,而A3与A4网络主要是后续推出的更高端的车型,一时难以上量,经销商日子艰难。据了解,目前A4网的经销商已经开始和A3网合并,共同销售G3、F3R、E6、M6等产品。

  在经销商考核上,也改变过去单一以销量考核经销商的体系,开始注重客户满意度等指标,以提升服务质量。

  “现在厂家不压库了,今年也不发展新的经销商,虽然外部环境不怎么好,车市放缓了,但经销商的日子还是比之前好过。”一位比亚迪经销商表示。

  前路漫漫

  经过2010年的风波后,比亚迪开始求稳,今年年初制定的销量目标是在去年50万辆的基础上增加10%,达到60万辆。在发展核心诉求上,比亚迪也发生了转向,将2011年定位为品牌年,着重渠道的优化,提升整体的运营水平,更加注重经销商的赢利水平。

  但在车市增速整体放缓、合资品牌进入低端车领域、全线压境的情况下,自主品牌普遍面临很大压力。比亚迪的转型之路走得也并不容易。

  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比亚迪汽车成为连续6个月销量下滑的国内汽车企业,仅为22.58万辆,下滑22%,销量颓势难掩。如果下半年不挽回销量颓势,比亚迪很难完成全年销售57万辆至60万辆的目标。

  7月中旬,比亚迪股份发布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85%至95%。导致业绩下降的原因之一是汽车销量、汽车业务的销售收入同比下降。

  除了外部压力,比亚迪还需要解决自身以及内部的问题。产品与品牌提升都需要时间,不可能一蹴而就。

  产品方面,在F3与F0之后,比亚迪需要打造更多月销过万的明星车型,来支撑已经达到1000家的经销商网络,仅靠减少压库、注重服务质量,很难维系经销商继续跟其走下去。首款SUV车型S6 后虽然有不错的反响,但在国内外品牌都瞄准SUV市场的情况下,S6能否成功还需要进一步的市场验证。

  品牌方面,之前为保证快速增长而采取的低价策略,以及质量问题给消费者带来的低价印象,使比亚迪如今的处境有些类似于吉利等自主品牌前几年所处的处境,需要更好的新产品以及更好的经销商管理、提升服务质量。

  对于比亚迪短短几年内成长起来的营销团队,以年轻人为主、缺乏经验,其学习与执行能力能否跟上企业转型的需要,也有待验证。

  除了管理方面的提升,还有资金方面的压力,由于2010年以来在新能源业务方面大举投资,比亚迪资金进一步吃紧。前不久登陆国内A股时比亚迪披露信息显示,2011年,比亚迪需要偿还银行的借款为113.63亿元,整个集团一季度末的资产负债率约62.55%,相对于2009年底的52.96%、2010年底的60.06%,进一步上升。

  无论是自身资源还是外界日益严酷的竞争环境,留给比亚迪的时间都不多。靠着之前的不按常理出牌的“野路子”,比亚迪汽车在中外车企中突出重围,赢得了生存空间;转型之后的比亚迪又将靠什么样的营销方式赢得发展空间?

  目前看来,这些问题尚没有明确答案,比亚迪自身也在摸索。但可以确定的是,经过“十面埋伏”低迷期的比亚迪汽车,将彻底告别“狂飙突进”式的增长,进入注重发展质量的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