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来源·人民日报 苏霓
成立机关公车服务中心按要求,车改单位工作人员在车贴使用区域从事公务活动不再报销交通费。根据杭州狭长形的地形特征,规定杭州市区(含萧山区、余杭区)、临安市、富阳市的行政区域为车贴区域,车改人员在此区域内从事公务活动不再报销交通费。到其他区域从事公务活动的,其交通工具自行解决,按照现行差旅费报销规定执行。
为了保证公务活动的正常运转,杭州市专门成立了市级机关公务用车服务中心,主要保障车改单位大型公务活动接待、重大应急突发事件处置、重要执法公务活动、特殊机要文件专递等专项集体公务活动用车,以及为个人公务活动提供一定的用车服务。
除市级机关外,杭州市在区县层面也同时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早在2005年4月,杭州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区县(市)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性意见(试行)》,作为全国第一个指导区县公车改革的指导性文件,确立了“单轨制、货币化、市场化”车改基本理念与制度核心。
用车补贴下降了32%
“有一种说法叫‘三三制’,即公车1/3是供领导干部公务活动使用,1/3是供领导干部私事使用,还有1/3是供司机私事使用,这基本符合事实。”陈副局长给记者举了个例子,“前两天我家的宽带费该交了,往常肯定是让驾驶员交,现在只能自己趁午休到办事大厅排队去。公车改革不仅实现了廉洁高效,而且也使领导干部转变了观念和作风。”
据统计,前两批市级机关车改后,杭州市用车补贴比车改前公车开支下降了32%,有效解决了公车私用及超编、超标购置配备公车等弊端。杭州市纪委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检查中也发现个别机关或机关干部“另辟蹊径”,将公车挂到下属事业单位名下,继续享受公车待遇,但毕竟是少数,如被发现将立即受到查处。
“杭州车改是一个新的探索,任何一项改革都不可能十全十美。我们将认真应对各种意见,不断改进、完善,力求通过车改强化公务员的平民意识,转变机关作风,加快建立‘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公共服务型政府。”杭州市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叶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