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来源·南方都市报 苏霓

  正当国家工信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情况调研时,国内汽车生产大省,广东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正在提速。

  上周,广东省发改委正式发布《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新能源汽车)评审办法(暂行)》(下称“办法”),对全省新能源汽车项目获得财政支持的“资格”进行厘定。

  此前一周,广东省发改委还发出“关于组织申报第二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新能源汽车项目的通知”(下称“通知”),动员广东省内各地申报可获得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的新能源汽车项目。

  今年安排3亿元专项资金

  上周公布的办法指出,申请广东省新能源汽车基地,应具备思路清晰、切实可行的总体发展规划及及明确可行的目标,具有相对集聚的空间布局并且产业集中度高、产业特色明显,要有龙头企业、重大项目带动,有一定的产业基础,并可在本行政区或跨行政区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同时,申请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的,还需要有较为健全的技术创新平台并已取得关键技术突破,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能形成核心竞争力。

  通知明确,广东省内要通过财政资金的集中投入和竞争择优配置,重点发展市场前景广阔、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综合效益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项目。

  实际上,这已是近一年来,广东省鼓励各地积极申报可获财政支持的新能源汽车项目的第二次“动员”。

  去年12月底,广东省发改委发出组织申报2011年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资金新能源汽车产业项目的通知,并明确指出,广东省在2011年安排3亿元专项资金,支持省内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记者上周获悉,经过去年年底的“动员”之后,经过要件准入、书面评审、公开答辩和现场考察等环节,广东省遴选出首批拟用新能源汽车产业专项支持的项目名单。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年底,对于各地“入围”的新能源汽车项目,省发改委都有项目自身投资规模上的要求,比如说项目总投资不得低于5000万元,申报单位自筹资金不低于总投资的50%.

  但到今年8月中旬的第二次“动员”时,有关“入围”新能源汽车项目本身的资金投资规模要求已经略去。“要求上的变化可能是为了降低入围项目的门槛!”有关人士上周分析。

  积极争取项目落地

  目前,广东汽车工业产销规模和工业生产总值已进入全国前三强,形成气候的规模企业包括:广汽本田、广汽丰田和东风日产三大日系合资汽车厂家“扎堆”,自主品牌比亚迪,广汽集团的商用车和乘用车,如今长安标致雪铁龙的生产基地也落户深圳。

  去年年底,在广东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与推广应用会上,广东省常务副省长朱小丹表示,2012年广东将形成适应新能源汽车试点示范和区域应用的环境,攻克掌握一批核心技术并形成产业化能力,广东发展新能源汽车的雄心和信心也随即公之于众。

  此前出台的《广东省电动汽车发展行动计划》纲要提出,2015年,广东省内要初步建立适应电动汽车发展要求的配套设施网络、形成电动汽车地方性标准规范,实现电动汽车在城市公交系统的规模应用,电动轿车开始走入家庭,并形成20万辆以上电动汽车综合生产能力,争取汽车销售量占新车销售总量的3%-5%,产量占汽车总产量的5%左右。

  目前,广东省内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和示范运营,除了比亚迪已正式推向市场的多款电动轿车和客车之外,东风日产引进的日产电动汽车聆风(L E A F ),将从今年年底起正式在广州运营,而东风日产自主品牌启辰电动汽车的生产,也已经提上议事日程,广汽乘用车则将于今年年底推出传祺品牌的新能源轿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