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来源·汽车商报 苏霓

  “左延安退休”

  安进要扶正,左延安退休的问题自然也被提了上来。

  左延安其实在两年前便已到了退休的年纪,然而在2009年准备退休之际,在安徽省国资委的挽留下,又签订了5年任期。如今5年任期才过去两年,其退休问题又一次被提了出来。

  1949年10月出生,左延安历任合肥江淮汽车制造厂总经济师、厂长等职,而且早在1990年便执掌江淮汽车。20年来不离不弃,令他成为中国汽车界在董事长一职上“待得最久的人”。

  20年前,左延安兜里根本没钱,外出求访也找不到合作伙伴。那就“避开大路,占领两厢”吧,放弃整车,改做底盘。不曾想江淮还真掘到了第一桶金,起死回生。这“刺激”了左延安,下决心做中国“自主品牌”。

  4年前,左延安带领江淮进入轿车制造领域。而10年前,左延安是行业里少有的相信中国可以独立自主搞汽车开发的人。“汽车圈里,我只佩服搞自主品牌的两个人,一个是奇瑞前任董事长詹夏来,一个是江淮汽车董事长左延安。合资企业就算它们一年赚一千个亿,我都不佩服。”重庆力帆集团董事长尹明善曾如此说道。如今,当年的“小诸葛”已经开始憔悴、变老,但老人依然坚韧,不求最大最强,只求用最后5年任期来“修行”尚未成功的江淮,特别是轿车业务,老人希望江淮能在自己手中走得更好一点。

  “老人”准备退休之际的2009年3月份,国家相关部委出台《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下简称《振兴规划》)明确表示产销规模占市场份额90%以上的汽车企业集团数量由目前的14家减少到10家以内。奇瑞被确定为“四小集团”之一,鼓励其实施区域内兼并重组。

  为了响应《振兴规划》,安徽省相关部门出台了《安徽省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力推奇瑞、江汽、华菱、昌河、扬子、全柴等汽车企业按市场原则在省内进行联合重组,力争形成一个产能百万辆以上的汽车企业集团。

  因为奇瑞是“四小”之一,主动权更大一些。但左延安是中国汽车界一个传奇人物,如何推动奇瑞进行区域内兼并重组,成为安徽省主管部门面临的一个难题——刨除企业文化等因素,属于芜湖地方企业的奇瑞,如何重组省属企业江淮?

  此外,如果企业自身没有重组意愿,政府强制“拉郎配”,存在很大风险。安徽省政府此前也经历过类似美菱与荣事达这样的教训。据了解,曾经也有江淮高层表态:“江淮需要用时间来证明自己的实力和发展潜力,我们正在快速奔跑。”

  但当时的江淮不仅面临重组和轿车业务未上轨道的问题,内部也存在众多的不稳定性因素。在这种背景下,左延安最终留了下来,暂缓“退休”。“左延安作为江淮的元老,其留任将对江淮的稳定发展起到核心作用。”有接近左延安的人士这样表示。

  接触过左延安的媒体记者都对其为人处事的风格有所了解。2009年江汽集团职工运动会彩排仪式上,左一次又一次地反复演练、亲力亲为。而且记者多次见到左延安,也感觉到他特别疲惫,外界更称他是江淮的头号“劳模”。

  看上去,江淮汽车似乎已经不存在被重组兼并的可能。那么此时江淮内部传出“左延安年底退休”的说法,又有怎样的含义呢?不过上述人士还告诉记者:“江淮内部有另一个说法,省国资委还想让左总再干一届。”

  已经有业内人士判断,左延安退休时间的不确定性很可能正是江淮内部酝酿的这场动荡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