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来源·经济观察报 苏霓

随着新宝来的入市和自主品牌纯电动汽车的“登场”,一汽-大众已经提前实现了既定的自主开发“2012年目标”。为此,一汽-大众从2007年至今已累计对研发设备投入5.3亿元,土建投入1.4亿元,近五年硬件投资将近7个亿。

  “光新宝来这一个项目,我们就投入了300个研发人员,历时4年,耗资10亿元的开发费。”王冬晨表示,由于从整车造型到动力匹配都是一汽-大众完全主导开发,因此新车零部件国产化率达到了合资公司有史以来最高的98%。

  据悉,有望明年10月份在成都工厂投产的一汽-大众全新A级车(目前代号是NCS,又称新速腾),也将复制新宝来在自主开发上的成功经验。“与德国大众同步开发、历时四年耗资10亿元,投产目标国产化也是超过98%。”

  而在此之前,王冬晨带领的一汽-大众技术开发部,已经全面参与到迈腾B7L和代号为E88的自主品牌纯电动汽车项目上的开发。而为了适应更多新产品的研发需要,一汽-大众酝酿在2016年将工程师团队规模在现有基础上翻番。

  按照一汽-大众规划,到“十二五”期末,公司将在三地四厂的布局下实现165万辆产能。而在研发能力的建设上,一汽-大众还将保持每年至少2亿元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