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苏霓
“目前实施的节能惠民汽车补贴政策的门槛提高,入围产品的平均油耗门槛将由6.9升提升至6.3升,单车补贴3000元标准不变,该政策将于今年10月1日正式实行。”
9月4日,在2011年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上,对于新能源汽车补贴具有决定意义的国家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处长向弟海,传达了这一重要信息。
然而对于自主品牌企业来说,门槛提升并非利好。
9月6日,力帆汽车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关锋金在电话中告诉记者:“主观上来讲,国家要求节能门槛提高是没有问题的,自主品牌也不能落下。但国家也忽略了一个问题,自主品牌目前在动力总成技术方面与合资企业相比,还很落后,对于节能减排的关键技术,比如涡轮增压和缸内直喷技术还没有完全掌握。”
关锋金提议,在遵循市场经济的原则下,国家可以在研发上对自主品牌进行支持,比如,在税收、低息贷款、建成费用返还等方面对生产和研发动力总成关键技术的零部件企业和主机厂进行支持。
动力总成落后十年
“自主品牌企业有了数控机床、三坐标等造车工具,车身做得还可以,但动力总成跟合资品牌相比差距依然很大。”
“今年自主品牌很困难,市场占有率已经降到30%以下,自主品牌企业有了数控机床、三坐标等造车工具,车身做得还可以,但动力总成、发动机跟合资品牌相比差距依然很大。”关锋金告诉记者,“在动力总成方面,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有十年的差距,如果在今后的十年不能迎头赶上,我们就没有机会了。”
目前欧美车企,数年前便开始全球以及中国市场推行发动机小型化,其中,大众汽车的“TSI DSG”动力技术已经非常普遍地应用在中国投放的车型中。
国内自主品牌汽车公司中,虽然长城汽车、比亚迪等自主品牌即将率先推出搭载涡轮增压发动机的车型,但距离这一技术的成熟,并覆盖所有车系,还有很长一段路。
“国内主流自主品牌都在研制涡轮增压和缸内直喷发动机。涡轮增压技术可以让1.2升的发动机达到2.0,油耗肯定会大幅度降低,各大自主品牌都在搞,推向市场应该就是前后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关锋金告诉记者。
性价比是自主品牌立足之本,新技术的应用导致成本的提升也是自主品牌需要面临的问题。“这个技术也会导致成本和价格的大幅度提升,抗住这个冲击也很重要。”关特别强调。
而且,目前自主变速箱企业的核心技术都掌握在合资品牌手里。在自主品牌车企业,目前只有比亚迪生产出了自动变速箱,其他自主品牌基本没有独立生产自主自动变速箱的能力。
实际上,去年11月,力帆就与里卡多公司合作研发1.2L增压发动机项目,但直到现在这个项目还没启动,问题就出在增压机上,好多零部件配套厂都不愿配套。“关键零部件生产能力不强制约了自主品牌的发展。像力帆这样以民营为主的自主品牌,几乎没国家资金扶持,但开发技术非常困难,有层层壁垒。”关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