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来源·财经网 本站编辑
面积12万平米、处处凝聚着东方风水文化的“六角大楼”里灯火通明。在遭遇了业绩巨幅下滑、大规模裁员,车辆遭遇安全问题之后,顶着“新能源”、“巴菲特”光环的比亚迪再次陷入环保污染的漩涡中。
据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联合34家国内环保组织监测到的结果显示,包括比亚迪在内的29个品牌供应链存在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由IPE提供资料显示,比亚迪及其产品供应商在印制电路板生产的电镀、蚀刻等工序中,产生的主要污染物除总铜外,还可能包括镍、铬等第一类污染物。在客户诺基亚督促下,比亚迪以涉及“商业秘密”为由拒绝解释。
与此同时,惠州环保局2011年6月24日公布的《惠州市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信息公告》显示,主要危险废物产生企业前五位中,惠州比亚迪实业有限公司危险废物产生量以5712.9吨位居第4名,仅次于中海油炼化有限责任公司惠州炼油分公司。
深圳比亚迪宝龙工业园周边居民小区受深圳比亚迪精密制造有限公司喷涂工艺排放的刺激性气体之长期困扰。据附近医院据点诊所向本刊记者反应,近年来当地居民患病率一度攀升,咳嗽、喉炎及不明原因疾病占一定比例。
更令他们气愤的是,集体投诉比亚迪排放废气污染无果的同时,在与小区直线距离仅100米处,一座由比亚迪投资建设,号称全球最大电池厂即将拔地而起。
全球最大电池厂仓促上马
坐在深圳市龙岗区振业峦山谷销售中心二楼会议室里,气氛沉闷,数十位业主代表情绪激动。
“看着电池厂一天天建起来,我们觉得我们四周的坟墓正一步步推高”,他们说,自从去年8月深圳市龙岗区国土局改变土地用途,把距离他们一山之隔的50万平方米地块卖给比亚迪后,他们更深刻见证了比亚迪公司身上超乎寻常的能量。
业主们所说的强大能量不仅仅是指比亚迪强大的资本号召力,更是指在各方的强烈反对下,比亚迪公司依然能顺利推进电池厂投建工作,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在政府强有力的行政之手推动下,该电池项目在各种程序就简中仓促上马,1个月 “招拍挂” 运作拿地,7天环评通过。而有关方面对其明显违反项目立项、环评行为一直没有明确表态。
比亚迪电池厂项目地块原属于深圳市汽车电子集聚基地,作为深圳九大产业基地之一的深圳市汽车电子集聚基地,总投资44亿元,并计划引进30家重点汽车电子企业入驻。2007年宝龙工业区地块正式命名汽车电子集聚基地,2009年开工建设。
比亚迪全面进入汽车电子集聚基地在2009年年底就开始有了传闻,并引起了诸多汽车电子类生产企业强烈反对,在此之前,同为深圳九大产业集聚基地的自行车产业集聚基地的土地划给比亚迪汽车公司。
与自行车产业集聚基地遭遇一样,所有进驻企业和正在进驻企业都将因为比亚迪的进驻而选择离开。深圳市政府这种在规划上“变来变去”的随意性,令企业代表极为不满。“汽车电子集聚基地进驻宝龙工业区之前,我们做了大量人力、物力的投入,以及各项论证,而比亚迪项目落地却似乎是某些领导一句话的事。”
也就在这一时期,振业峦山谷一期开售,据众多业主回忆,彼时振业集团和深圳市规划国土部门相关土地规划中,一山之隔的那片空地,还是被宣称为“汽车电子产业集聚基地”用地。
谁也没想到其中包含着如此复杂的变数。汽车电子属于电子产业范畴,归为一类工业用地无可厚非。但电池厂归类问题却颇受争议,据一位专业环保律师分析,按电池生产的传统工艺流程,应该归类为化工类,但新能源电池项目却很难归类。
随着2010年8月份比亚迪拿下该地块后,开始有敏感的小区业主开始在业主论坛上发帖,但并未引起重视。
随着2011年6月份比亚迪电池厂项目的环评审批通过,随着夏天到来和风向转变,越来越多的新入住业主闻到油漆味,垃圾焚烧味,塑胶味,以及上述各种味道混杂,闻后即出现恶心,喉咙堵塞,呼吸困难、胸闷等症状。
经深圳市人居委核对,该刺激气味来自于比亚迪精密制造有限公司喷涂车间。比亚迪方面一开始解释称为“排气管道泄露”,在附近居民多次要求下进一步解释“有味道跟有害是两回事”。
但附近居民很快发现,一山之隔的空地上,开始有建工的迹象,经进一步的查证得知,比亚迪要在这里建设全球最大电池厂,一旦建成投产,带来的污染危害将远远超过其现有喷涂车间。
而根据宝龙社区数据资料显示,未来2-3年宝龙片区的居住人口保守估计将达到35万人,成为深圳市龙岗区人群聚居最大片区之一,这其中包括南约村、新建村、新沙村、卓弘高尔夫雅苑、金地、仁恒等地产项目,以及包括在建的宝荷欣苑保障房项目。
为了如此大规模人群生命安全,他们再也无法保持沉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