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来源·海峡都市报 本站编辑

  

汽车三包政策呼之欲出 实施细则尚待细化

  近日,国家质检总局在其官方网站发布《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征求意见稿),并决定将于10月下旬举行立法听证会。时隔6年多后再次被提上议事日程,表明了汽车三包立法的可能性极大。对此,广大消费者和业界专家认为汽车三包应尽快出台,汽车厂商和经销商也在积极应对,然而,什么样的故障才能换车,谁来认定责任,保险、购置税又应该怎么退?汽车三包新规在实施上还面临着不小的难度。

  产品质量投诉占五成消费者热盼汽车三包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迅速增加,汽车行业的投诉量也在逐年上升。中消协统计数字表明,2010年投诉量同比上升幅度最大的商品是汽车,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汽车投诉20405件,同比增长51.1%,创历史新高。在汽车投诉中,因汽车质量问题产生的投诉占五成,而且频频出现汽车召回事件。

  由于没有三包规定,消费者购车后遇到质量问题,车商的解决方法往往是“只修不换”,导致消费者维权举步维艰。“在强势的汽车厂家、经销商面前,弱势的消费者经常感到投诉无门。”车友王先生向记者诉苦说,去年他刚买车子没多久,发动机就发生异响,到4S店修了至少6次才修好,前前后后花了两个多月时间,既耗时间又耗精力,王先生当时感到身心俱疲。“车子虽然修好了,但现在开起来总觉得没原来那么顺手。”王先生说,如果有了汽车三包,他就可以选择更换车辆了。

  福建省交通职业技术学校高级工程师吴伟表示,仅有保修和召回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汽车三包的实行,才会使消费者的权益得到最充分的保障。

  退、换车标准难界定期待独立检测机构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虽然汽车厂商和经销商均表示将积极应对汽车三包政策,但他们同时认为,该法规在实施上还有许多难点要克服。

  9月27日,记者采访东南汽车服务部林先生时,他说当天上午厂里还专门针对汽车三包开了个会,表明汽车厂商已经在为此法规的实施做着积极的准备工作。林先生表示,2004年底汽车三包征集意见之时,为什么至今都无法实施,普遍认为有个核心的难点没解决:我们国家没有一个很有效的独立检测机构,对汽车三包的权责范围进行认定。“到底该由哪些部门负责,他们需要什么样的资质,这些都需要法规进一步细化。”林先生认为,这也是目前汽车三包新规面临的最大难点。

  同时,林先生说,如果车商和消费者之间的争议需要权威部门鉴定,往往消费者处于弱势地位,风险较大,鉴定费用很高,周期又很长。这也应该是汽车三包需要解决的问题。

  福建隆泰汽车总经理林乐挺表示,事实上帝豪、风行等自主品牌已经实行了汽车三包,他认为,为了消费者的正当权益,大多自主品牌都是十分负责任的。但他也坦言,“希望广大消费者不要过度维权,不属于退换车的范围也要求退换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