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来源·中国经营报 本站编辑
人事动荡尚未了结,江淮汽车(600418.SH)又再度遭遇资本市场“冷遇”。
日前,江淮汽车发布公告称,中国证监会决定终止对公司增发申请的审查。公告称,公司于2011年4月21日向证监会提交了增发申请报告,近期根据公司实际情况,结合资本市场形势,公司主动要求撤回增发申请文件。
对于江淮方面的“主动撤回增发申请文件”的说法,有证券分析师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这是其不愿承认自己定向增发失败的表态。有分析人士认为,今年以来持续不断的人事变局加上目前每况愈下的业绩表现,将在一定程度上加快此前搁置已久的“大安汽”重组事宜。
增发被否
“一切以上市公司公告为准。”在回答记者关于增发撤回的采访时,江淮汽车一位高层仅如是轻描淡写。
据了解,早在2011 年 4 月 21 日,江淮汽车就向中国证监会提交了《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增发申请报告》。据江淮汽车此前发布的消息显示,江淮计划采取公开增发方式发行不超过1.5亿股人民币普通股,募集资金额不超过28亿元人民币(含发行费用),投资于乘用车基地扩建项目和年产20万台高性能汽油发动机项目。
而日前,江淮再度发布公告称,近期根据公司实际情况,结合资本市场形势,公司和保荐机构同时向中国证监会报送了撤回增发申请文件的请示,主动要求撤回增发申请文件。此时,距公开增发计划的江淮汽车2010年股东大会(2011年3月18日)已经过去了一年多的时间。
“由于当前股价过低(截至记者截稿时的2012年6月13日,江淮汽车收盘价为6.16元,历史最高值为19.66元),再发行新股不划算。”就所谓的主动撤回增发申请一事,江淮汽车董秘冯梁森曾向媒体如是解释。
然而,有证券分析师告诉记者,增发价是在证监会核准企业增发计划之后的6个月内择机发布招股书之后而定,价格以招股书发布的前20个交易日的均价为准,也就是说,从证监会核准企业增发计划开始,江淮汽车可以有半年时间来视具体股价情况确定增发价格,“因此,江淮汽车目前显然是自知无法通过证监会的审核,便主动要求撤销增发申请”。
至于证监会为何对江淮汽车的增发计划不予通过,上述证券分析师表示还在了解具体情况当中,而实际上,无论是主动撤回还是证监会不予核准,对于江淮汽车而言,定向增发被否一事,无疑将加剧眼下的资金困境。
风雨江淮
据来自江淮汽车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江淮汽车整体销量为21.54万辆,距离其近30万辆的年度销售目标还有不小的差距。同时,2011年,江淮乘用车销售公司也出现销量下滑,其同比减少3万多辆。在此情况下,江淮汽车的盈利情况已经变得非常糟糕:据江淮汽车发布的2011年年报显示:该年,江淮汽车实现营业总收入304.74亿元,同比仅微增2.5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6.18亿元,同比大幅下降46.88%。此外,据记者了解,2011年江淮汽车获得了1.64亿元的地方政府补助,如果去掉这部分补助,江淮汽车的利润下滑幅度显然会更大。
更为严重的是,江淮汽车的盈利情况还处于持续失血状态。2012年上半年,江淮汽车的整体业绩表现仍未实现好转。根据江淮汽车公布的4月份产销快报数据显示,2012年4月份,江淮轿车销量为1.1万辆,同比大幅减少29.25%;MPV销量为4711辆,同比减少27.59%;SRV(小型休闲车)销量为787辆,同比减少50.69%;卡车销量为23818辆,同比减少10.06%。同时,江淮汽车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2.62亿元,同比减少23.69%;净利润为1.03亿元,同比减少69.25%。
一方面是利润的持续下滑,另一方面,江淮还有很多新增项目正在嗷嗷待哺。依据江淮的公告信息显示,2012年,江淮汽车新增了逾12亿元的投资项目,其中包含2305万元投建商用车停车及发运场项目,2.09亿元建设年产8万套的HFC7131系列轿车新车型车身模夹具项目,7.95亿元建设年产15万台的双离合自动变速器(DCT)项目以及1.8亿元的5万台DCT齿轴件项目等。
“此次增发计划被否,无疑会加剧江淮汽车的资金压力。”东北证券一位汽车分析师表示,此前增发计划拟募集的28亿元资金不能到位,也就意味着江淮汽车在自有资金之外,必须寻求如银行贷款等更多的资金来源,“一方面新增项目加速扩张,一方面又面临市场不景气和资金压力,江淮汽车似乎已经进入了一个进退两难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