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来源·中国经营报 本站编辑
倒逼重组?
江淮汽车的增发计划失败后,有业内专家分析表示,在不断增加的资金压力和持续低迷的业界表现面前,江淮汽车当下的被重组预期已经大大增加。
早在2009年5月,安徽省相关部门就出台了《安徽省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决定推行“大安汽”战略,力推奇瑞、江淮等车企按市场原则在省内进行重组,力争形成一个年产销百万辆以上的汽车企业集团。彼时,业内普遍认为,从企业地位及规模看,由奇瑞对江淮进行整合是一个更可行的方式。
此后,奇瑞重组江淮传闻一直不绝于耳,不过,由于江淮原董事长左延安的极力反对,重组事件始终没有成行。而2012年初,左延安离任,江淮汽车原总裁安进接替左延安,开始主持江淮汽车的工作,再加上江淮市场处境岌岌可危,江淮的被重组预期显然又大大增强了。
按照江淮汽车此前公布的“十二五”规划,江淮汽车总体发展战略思路为调整产品结构、做大规模,计划在乘用车、商用车等领域全线发力,最终实现整车年产销量突破160万辆(其中乘用车超过100万辆,占比超过60%)、海外销售比重达到20%以上的目标,而2011年~2012年上半年江淮汽车市场表现欠佳,其业务调整压力正在逐步加大。另一边,2011年,受整体市场环境不佳的影响,奇瑞乘用车整体销量比2010年下滑了2%,此外,如果没有政府补贴,奇瑞在过去3年里将全部呈现亏损状态,奇瑞的“中国自主品牌旗帜”地位已经岌岌可危。“这一定会让政府部门重提企业抱团或者重组做大以提升抗风险能力的想法。”有业内知名分析师表示,“奇瑞在汽车业的地位和影响力远超江淮,因此,由奇瑞实现对江淮汽车的重组,势必会是接下来各方要重点推进的事项。”
对此问题,奇瑞各方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均是三缄其口,但可以想见的是,一场涉及奇瑞和江淮之间资产整合的大幕,已经被掀开了一角。
2006年下半年,关于奇瑞和江淮重组的消息开始逐渐传出,当时的消息显示,奇瑞将通过持股江淮的方式重组后者,以扩大产能、提高资源利用率,并寻求在整体实力上的影响力。
2009年5月,安徽省相关部门出台了《安徽省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力推奇瑞、江淮等车企按市场原则在省内进行重组,力争形成一个年产销百万辆以上的汽车企业集团。
2009年10月,有信息显示,在安徽省政府的推动下,确定由奇瑞对江淮进行整合是一个更可行的方式。此时,江淮董事长左延安对此一直抱有抵制的态度,奇瑞和江淮重组一事随后不了了之。
2010年两会期间,奇瑞重组江淮一事再次甚嚣尘上,此间,左延安公开表示,不赞成奇瑞和江淮重组,两者更应该合作。
2012年初,左延安突然离职,由江淮汽车原总裁安进接替其成为江淮董事长;最近,江淮定向增发计划失败,资金链紧绷且市场处境日渐困难,于是,江淮被奇瑞重组的预期开始渐渐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