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本站编辑
近日,关于奇瑞汽车与捷豹路虎合资项目进展正在加速推进的消息不胫而走。6月12日,国家环保部网站显示,奇瑞捷豹路虎汽车有限公司已经通过环境影响审批。
据记者了解,此前,合资企业已经获得原则上批准,但是由于生产资质久久未能落地,因而无法彻底完成合资的审批工作。
不过,据记者了解,经过多番尝试,上述问题已经基本解决。“收购生产资质的谈判正在进行中,金额和条件已基本谈定,变数不大。”了解这一合资进程的消息人士告诉记者。
据悉,这一已基本谈妥的“壳资源”的归属是“北京中华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上述消息人士称,这一汽车生产企业可以用“默默无闻”来形容,由于市场环境不佳,以及企业自身一直未能推出有市场影响力的车型,这一企业已经几乎处于停产状态。
如果上述生产资质问题顺利解决,奇瑞汽车与捷豹路虎的合资企业将在近期公之于众。
生产资质几经周折
“奇瑞汽车在寻找合资资质的问题上下了很大功夫。”上述消息人士向记者表示,从在生产工厂所在地江苏省内寻找,到逐步扩大寻找范围,甚至在双方已经达成合资意向,生产工厂已经在建的情况下,合资企业仍然处于没有整车生产资质的尴尬境地。
在现行的审批环境中,生产资质一直以来是汽车企业建立、扩张、合资、转型中的重大门槛。
2009年,工信部发布《关于加强汽车生产企业投资项目备案管理的通知》的要求,现有汽车生产企业自筹资金扩大同类别产品生产能力和增加品种,包括异地新建同类别产品的非独立法人生产单位,其中汽车生产企业异地设立分厂必须在兼并现有汽车生产企业的基础上进行。
显然,在奇瑞汽车和捷豹路虎的合资过程中,寻找“壳资源”是一件颇费周折的事情。与大型汽车企业集团旗下生产资质众多的先天优势不同,奇瑞汽车“壳资源”的储备捉襟见肘。在与捷豹路虎达成合资意向后,已经多方需要生产资质。
根据记者了解,江苏省当地政府一度有意合资公司借道省内汽车生产企业牡丹汽车的整车生产资质,从而达到通过该合资项目整合省内汽车产业的目的。但是,经过多方协商,这一方案无疾而终。
此后,奇瑞汽车接触了位于沈阳的中顺汽车有限公司,并进行了多轮关于并购方案的谈判。车型主要分布于轻客市场的中顺汽车,2009年以来已经几乎处于停产状态,并在此前传出北汽集团有望将其收购的“绯闻”。
“中顺汽车曾涉足MPV、SUV等车型的生产领域,对于奇瑞和捷豹路虎的合资企业非常适用,更为方便的是,中顺汽车的实际控制者天宝国际集团,与捷豹路虎中国同在上海,沟通便利。”上述消息人士向记者表示。
但是,由于双方收购价格方面一直存在巨大分歧,最终合作未果。
最终,北京中华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浮出水面。上述消息人士表示,双方已经进入实质性谈判阶段,由于时间紧迫,这一次生产资质的寻路历程已经非常接近成功。
公开资料显示,北京中华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位于北京市丰台区万泉寺638号。这家公司始建于1994年,总占地面积13.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职工1768名。单线年产3万辆,产品有CHB600型22座车、CHB6401T型子弹头、QCJ7090型轿车、CHB7090型轿车、CHB6480型12座车等。
上述消息人士向记者透露,北京中华汽车制造公司的生产能力已经不能跟上市场节奏,市场地位已经非常边缘。“由于退出机制的不健全,待价而沽的‘壳资源’成为众多濒临停产或者已经停产的汽车企业的 ‘赚钱招牌’”,汽车行业分析人士向记者表示。
对此,捷豹路虎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合资企业的进展情况并不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