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来源·广州日报 本站编辑

 

  消费者在佛山汽车4S店选车

  消费者在佛山汽车4S店选车

  从风头一时无两到如今卖车微利 部分车企试水低成本扩张

  对汽车4S店模式的推广起到很大作用的《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自2005年实施至今,已经走过7个年头。在车市红火的那些年,4S店的风头一时无两。然而,自去年开始,车市整个大环境陷入滞涨状态,卖车微利甚至负利润出现,汽车经营4S店的发展模式受到越来越大的挑战。运营成本高、投资回报周期长、厂家话语权过于强大等原因,让不少4S店在这个车市滞涨期感觉到“压力山大”。

  在佛山,尽管今年以来仍有不少4S新店开业,但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开新店的品牌集中在利润较高的豪华品牌及在佛山市场处于饥饿营销状态的德系品牌,去年以来一直整体处于艰难状态的自主品牌4S店,鲜有新店建设。而在佛山布局已经较为密集的日系品牌,已经有经销商通过建设微4S店、快保店等方式,寻求盈利方式的转变……

  困境

  4S店投资回报周期长

  在大家普遍都赚钱的年代,4S店存在的弊端尚不凸显,但当经销商遭遇困难时,主推4S店模式发展的车市就放大了其不足。《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在2005年4月实施之后,厂家特许经销商就成为市场力推的汽车销售模式,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支持下,4S店遍地开花,汽车经销商的经营行为更加规范、诚信,车主也得以享受标准化高品质的服务。

  不过,随着卖车利润的降低,4S店运营成本高、投资回报周期长的问题就愈加凸显。有新建4S店的经销商表示,其预期收回建店投资的周期约为5年,不过很多业内人士并不乐观,“现在估计至少六七年才能取得投资回报,这还得看是什么品牌”,“现在大家库存比例都很高的情况下,4S店主要靠售后一块赚钱,新店如果不是紧俏品牌,想靠卖车取得投资回报,光银行利息、土地租金、人员成本就让人感觉巨大压力。”

  多数经销商感觉到的压力不仅来自市场,在特许经营的4S店模式下,厂家话语权过重也让经销商肩头沉重。

  市场

  艰难时刻还未过去

  在2010年限摩带动的佛山汽车上牌超过40%的增长后,2011年佛山车市陷入了滞涨乃至微降的状态,全年新车上牌量下降2.99%。降幅不大的原因,与去年上半年上牌量仍取得了5%以上的增长有关。但去年上半年的车市余温在今年上半年恐怕很难重演。

  目前佛山2012年上半年汽车上牌数据尚未发布,但从顺德区已发布的数据大致可研判佛山车市上半年的走势。今年上半年,顺德区新车上牌呈现了继续下降的趋势。据顺德交警部门日前公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顺德小汽车登记注册数量为22133辆,较去年同期的22405辆减少272辆,同比下降1.2%。

  进入7月,周边城市的影响并未给佛山车市带来预期中那么多的政策红利,有经销商坦言,市场最艰难的时刻还未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