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本站编辑

  众所周知,中国迈入世界汽车强国序列的一大痼疾正是自主品牌的弱势,尤其在世界汽车工业版图中,中国汽车自主品牌难觅一席之地。除了民营自主品牌车企面临高端化转型困境之外,一汽、东风等大型汽车集团的自主品牌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充满着各种不确定性。

  吉利等车企海外并购的成功经验为大型汽车集团提速自主品牌战略提供了可参考的样板,日前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从东风汽车集团内部获悉,东风“大自主”战略正在稳步推进,在其严密布局的自主品牌战略中,依然在密切关注海外并购的机会。

  此前,通用汽车在欧洲的分支欧宝品牌及萨博品牌先后传出被出售传闻,其中总会不时闪现东风汽车的身影。尽管彼时东风汽车屡次予以否认,但熟悉东风汽车整体架构及运作模式的人士仍认为东风汽车很有必要伸手一博,与上汽、北汽等企业收购海外整车平台发展自主品牌的模式相比,东风汽车自主品牌的起点依然略低。

  但有分析人士指出,由于东风已经对三大乘用车整车品牌做出了严谨的规划,而且海外并购可供选择的目标车企几乎没有,这也导致东风汽车海外并购的机会和可能性已经微乎其微。

  大自主战略中短板隐现

  “今年公车采购新规出台后,红旗、荣威都在加速赶场。”汽车专家张志勇说,作为三大汽车集团之一,东风汽车业不能甘居人后,“A60就是瞄着公车采购来的”。如果说,东风风神已经有了新的平台来维系品牌、产品的高端化走向,那么,东风汽车对于海外并购的需求度是否会大大降低呢?

  事实并非如此。近年来,东风汽车在欧宝、萨博收购事件中被爆屡屡现身,多少可以证明了东风仍然希望通过海外并购成熟品牌的中高端平台来实现自主快速升级。

  2011年,东风汽车总经理朱福寿提出了东风汽车的大自主品牌战略,该战略创建性的将自主范畴从纯粹的自主品牌扩展到了合资自主品牌,东风裕隆项目、东风日产启辰、东风本田思铭都被纳入其中。但在这份大名单中,东风风神仍然是大战略的核心所在,朱福寿说,风神是重中之重。为此,集团的人力财力都一面倒的倾向了东风风神:集团副总经理刘卫东亲自挂帅执掌东风风神总经理一职。上述内部人士称,刘卫东是唯一一个还在子公司任职的东风汽车集团层面的副总经理。

  今年上半年,东风风神增长超过100%,目前销量已经超过了3万辆。“这在自主品牌整体份额下滑的大环境中,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已经是很不容易了。”张志勇说,这似乎应该是一件非常值得鼓舞的事情,“但刘卫东不会就此沾沾自喜”。他说,一是风神去年的销售基数低,今年的增长才会这么突出;二是风神品牌定位低,溢价能力差。“风神的任务不仅仅是销量,还有品牌价值的提升。”他说,因此A60这样能改变品牌地位的车型必须尽快进入到东风风神的产品序列中。

  东风汽车技术研发中心正是负责东风风神的产品研发的重要部门,为了能与市场层面更紧密的结合,刘卫东也统管着这个中心。“这样是为了能让产品研发与市场消费需求前端不脱节,能够快速反应。”该中心负责人说,但风神品牌的起点比较低,缺乏溢价能力。在这一点上,风神很难与上汽荣威、一汽红旗、广汽传祺等一上来就走中高端路线的品牌相比,“一问世就矮了对手一截,”该人士称,这显然与东风汽车在国内汽车行业中的地位极不相符。他告诉记者说,目前东风风神的平台来自神龙汽车的爱丽舍平台,而A60则来自于日产轩逸的平台。“东风汽车在自主乘用车方面已经做好了规划,即三大整车平台战略。”该负责人称,风神H30等车型平台归属于小平台范畴,而A60则归属于中型平台。按照东风汽车发布的规划目标,到2016年,东风汽车自主阵营中将形成全系产品,包括ABC级产品以及SUV、MPV等。

  “实现这个目标的时间点应该根据市场而定。”张志勇称,对于爱丽舍平台和轩逸平台的再开发能力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来积累,不能操之过急。他同时表示,不排除东风汽车会在以后通过海外收购高端平台的方式来加强和推动自主品牌的建设,但问题在于,身处危机中的欧洲汽车制造企业并没有给东风留出明显的收购机会。“海外收购平台与借助合资企业老旧平台研发相比,都需要一个技术平台的消化吸收和利用的过程。”张志勇认为目前东风应该更专注于现有平台上的研发。上述中心负责人则表示,对于海外收购“有期待,不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