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来源·经济观察报 本站编辑
高卫民的药方
“加强与奔驰的技术联姻”是否是高卫民加入北汽后带来的第一个建设性建议?
今年8月,高卫民加盟北汽,他此前的职务是上汽与通用合资的泛亚技术中心副总经理。加入北汽后,高卫民的职务是北汽集团的总工程师,主管整个北汽集团范围内的技术,包括技术管理和平台资源的配置。同时他也是北汽股份的副总裁,是北汽股份研究院的执行董事。由此可见,北汽对这位来自上汽的技术骨干的重视。
不难理解,高卫民来自泛亚技术中心的背景寄托着整个北京汽车对未来技术路线的设想,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曾在多个场合公开表示对上汽拥有泛亚汽车技术中心的羡慕。但有消息称,北汽在集团层面投资建立的独立研究总院才是吸引高卫民加盟的主要原因。因此,以北汽为主导,加强与合资伙伴的技术合作可能是高卫民为北汽开出的第一剂药方。
对于“战略合作”的初期方式,刘宇称“这类似于一种付费咨询”,而对于北汽提供的对价以及双方达成合作的经过,北汽方面表示不便透露。
但显而易见的是,这一思路与上汽自主品牌的技术路径异曲同工,在收购所得的罗孚技术平台被充分开发后,荣威的高端瓶颈只能借助通用的君越平台来打通。寻找技术储备和可持续性技术源是每个自主品牌面临的共同课题。作为自主品牌的新军,北汽的危机意识比其他车企更为强烈,而在高卫民的主持下,北汽主导意识也得到强化。
而事实上,北汽自主品牌与合资伙伴奔驰的技术渊源也从一开始就存在。首款上市的北京牌轿车E系列的底盘即来自奔驰的SmartFor Four,同时外观上借鉴了老款奔驰B级的元素。同时,业界盛传奔驰将效仿宝马将老款5系的平台转给合资伙伴华晨的做法,将奔驰老款E级车的技术平台转交给北汽。
“Everything is possible(万事皆有可能)”,作为对以上传言的回应,董海洋的这句话也默认了未来北京汽车与奔驰在车型平台上展开合作的各种可能性。更进一步,董海洋强调,“两家合资伙伴都会以不同方式给予北京汽车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