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来源·国际金融报 本站编辑
官方透露成品油机制改革方向
业界依旧关注:
● 取消4%,到底是完全取消,还是将4%的变化幅度降低?
● 到底会将周期缩短几天?
● 与国内油价挂钩的国际原油(90.47,0.04,0.04%)种类是否会进行改变?
● 新定价机制到底何时会最终出台,是否还在等待“合适的时机”?
中国成品油定价机制终于有了更准确的信号。3月6日上午,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记者会上表示,国家发改委“正在研究油价形成机制的改革方案”,“一是计划把周期能调得更短一些,以适应国际油价的频繁变动。二是准备取消4%,按一定的周期,该调就调”。
确定:官方透露改革方向
“现在油价的定价机制——《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是以22个工作日为周期,如平均油价波动超过4%,我们就相应进行油价的调整。”张平介绍。
张平称,上述机制操作有两个明显缺点:首先,是周期太长,“22个工作日再加上节假日,就是一个月时间。但现在,国际油价每一天都在变动,所以,我们因时间长,就不能及时反映国际油价变动的情况”;其次,现行机制设定了调价的变动幅度,即22个工作日国际油价的变化幅度达到4%,就会相应调整成品油价,如达不到4%,国内油价就保持稳定,“但不调,同样会造成国际油价变动不能及时反映到中国成品油的价格上来”。
针对上述两个缺陷,张平表示,“一是计划把周期能调得更短一些,以适应国际油价的频繁变动。二是准备取消4%,按一定的周期,该调就调”。
“就是,不管达没达到4%,我们该升就升,该降就降,使油价定价机制更加灵活,更适应国际市场的变动。”张平表示。
未来:油价或一年调24次
“周期变短很好理解,就是大家猜测的,将目前的22天缩短为14天左右或10天左右。”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微博]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说,“取消4%,从表态上看,实际上就是完全取消。”
“举个例子,以10天为周期,国际油价这期间的变化幅度是多少,国内汽、柴油价格就调整多少,就跟日本和新加坡等国相似。”林伯强说。
林伯强还猜测,一旦时间最终确定缩短为10天,就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未来一年时间内,国内汽柴油或最多调整24次,即每月会调整两次。当然,最终的变动还是要以国家发改委的最终版本为主。
“国内定价机制或将参考中国台湾等地的形式,参考每两周的原油变动幅度,来适当调整国内的成品油价格。”安迅思息旺能源在提供给《国际金融报》记者的分析稿中称,“但预计有最高或最低的调幅限制,避免价格传导过快及舆论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