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来源·衡阳汽车网 苏霓
命运多舛为哪般?2011年上半年的车市命运多舛,除了政策引发的车市走弱外,不少事件的发生也让车市蒙上阴影。
其中日本地震对全球车市带来影响,而中国影响尤其巨大。同时由于锦湖轮胎质量问题,也让轮胎企业引发信任危机,进而让车市蒙羞。不过这前两者如果只是车市的“天灾人祸”,中国油价在上半年屡次上调并且进入上涨通道,就是中国车市的长期之痛。
事件一:日本地震引发车企停产
3月,日本东部爆发9.0级大地震和海啸后,世界工业经历了另外一场地震。日本汽车厂商丰田、本田、日产等已有22家本土工厂停产,大量零部件供应商停工。日本本土的汽车产业,已陷入停滞状态;而中国大陆的日系车企,也陷入“大地震阵痛期”。
地震影响迅速从上游往终端传递,从汽车企业“过渡”到消费者的头上。在接下来的3个月里,已经有多家日系合资企业在中国减产或停产,终端货源紧张造成车价优惠减少甚至加价,或者提车时间无限期延长。另外,地震不仅对日本汽车企业的生产造成影响,就连欧洲或者北美等其他国家的汽车企业也受到牵连,因为日本先进的电子零部件是全世界汽车企业首选的零部件供应来源。
记者点评:日系车企一直采取精细生产方式,对于零配件的生产供应向来也是周密核算,目的是为了压缩库存、减少资金成本。所以遭遇突发地震灾难后,立即引发供应链脱节。由于国内不少中日合资车企一些精密核心配件还需要从日本进口,所以当零部件供应短缺后,在华合资工厂正常生产受到巨大影响,其中东风日产、广州本田、东风本田、一汽丰田等车企均被迫减产。
事件二:轮胎问题引发信任危机
2011年央视“3·15”晚会上,锦湖轮胎被揭露在轮胎制造过程中存在违规添加大量返炼胶,消息一播出,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3月下旬,锦湖轮胎发表道歉声明,并陆续召回了所生产的轮胎。但事情似乎在告一段落之时,锦湖轮胎又公开表示,锦湖轮胎此次的召回和更换的轮胎不存在品质问题。
随后韩系轮胎另一在华企业韩泰轮胎也陷入质量危机。上个月,国家质检总局紧急发出风险警示通告,2010年第50周生产的规格为11R22.5 AH18的韩泰轮胎,用于中距离大中型客车,存在质量安全隐患,容易引发爆胎事故,车主如发现轮胎鼓包、胎体内侧帘线外露、漏气等,应停止使用。
记者点评:锦湖轮胎事件的曝光,让我们关注了除了锦湖轮胎本身更多的问题。由于目前国内轮胎现行标准是十年前建立的,随着汽车性能的不断提升,实际上国内相应轮胎质量标准已经落后,而锦湖轮胎因此宣称自己没有问题,很明显这是企业逃避责任的表现。同时轮胎问题也牵扯到很多汽车制造企业,消费者感到气愤的是,如一汽大众、长安福特等车企,为什么在轮胎选购时,不把好质量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