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来源·新金融观 苏霓
比亚迪首款SUV车型S6在全国的推广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市场反应良好。加上此前新能源车型亮相大运会,人们开始相信,比亚迪最坏的时刻已经过去。但是8月29日晚,一条'比亚迪汽车销售(公司)所有营销部立即解散'的微博再次激起千层浪。
目标从2600人裁减到800人,第一批是1000人,裁员率高达70%,这些爆料让外界想起去年开始的接连不断的坏消息:经销商纷纷退网,夏治冰突然离职,2011年上半年净利润下滑近九成……
难道比亚迪真的已经病入膏肓?员工口中的暴力裁员、比亚迪回应所谓的内部调整,是否意味着公司开始对自身动一场大手术?
内部调整还是曲线裁员?
“2011年8月29日,比亚迪汽车销售公司所有营销部立即解散,限定9月30日前全部寻找生路,就这么突然被辞职了,突然想到了夏总离开的原因。”
8月29日晚,网友“雅鲁藏”在微博发布了这样一条微博。此后记者查实,“雅鲁藏”为比亚迪营销部门的员工,他就在此次裁员名单之列。
几乎在同一时间,百度贴吧的比亚迪吧里也炸开了锅:“此次裁员的是比亚迪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不关其他事业部的事情。裁员貌似不是30%,目标是把2600人裁到800人,第一步先裁1000人。”
对于员工们的满腹不满,比亚迪总经理助理李云飞随即在微博上澄清:“只是销售公司正常的人员调动,营销部没有撤销,也没有解散。人员调动只是为了更好地提升销售服务水平,提高内外部工作效率。谢谢!”
之后几天,新金融记者多次致电比亚迪公关部门的相关负责人,电话均未接通。最后,公司人事部门的一名员工向新金融记者表示:“只是普通的内部人员调整。”
对于这种说法,营销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员工向记者解释:比亚迪汽车销售公司原先的组织架构是将全国分为六大战区,每个战区又分为销售部门和营销部门,这次涉及裁减的就是所有营销部门的员工。
此前营销部门有9个科室,通过这次裁员,只留下9个科室的科长(7个转做科员)加孕妇,再从9个科室分别挑选出一名所谓能力最强的科员,总共20人组成两个新的科室:负责检查考核销售商的督导科和负责行政事务的综合科。之后再将这两个科室联合营销委员会、集团客户业务大区和销售部组成新的营销部。
如此看来,比亚迪汽车销售公司的营销部的确没有解散,但是在这样的调整中,难免有大量的员工被迫分流。
“营销部门最初计划裁撤近80%,后来经过媒体报道有所减少,大约60%左右,但不知道是否只是时间问题。从目前状况来看,裁员已经涉及全部汽车销售公司,销售部也已经在裁人,数量还不确定。”该员工告诉记者。
8月底刚刚从比亚迪惠州公司辞职的李潇告诉新金融记者:“对于比亚迪来说,这样的裁员的确是'普通的内部调整'。我在公司快三年了,这样的事情不是一两次,已经轻车熟路了。”
“公司不会直接裁你,那样需要支付大额赔偿。”李潇说,“他们只会用各种方式逼你自己走,有点像曲线救国的意思。”
而对于这样的“曲线”裁员方式,“雅鲁藏”在微博中诠释得更明确:“四条出路:一个月时间自己找工作;去十一事业部车间;走内部招聘;一个月找不到工作又不愿意去车间的自生自灭。”
面对公司给出的这几样选择,陈凡说不打算折腾了,会尽快找新的工作。陈凡2010年进入比亚迪销售公司营销六部,工作刚满一年就遭遇这样的变相辞退,他觉得很委屈。收到通知时,他还正在吉林省延吉市忙于S6的新车上市活动。
“雅鲁藏”也告诉新金融记者,周围同事大多不打算走内部招聘或是下车间的途径,还是决定自己出去找工作。即便按照公司要求不进具有直接竞争的车企,在合资品牌车企中也很容易找到工作,此前几次裁员走掉的人中,都有很好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