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来源·新金融观 苏霓

  树倒猢狲散?

  李潇是在公司传出大幅裁员的消息之前正常离职的,被问到辞职原因时,他说:“累了,想要休息一下。”

  这样的回答让人一下子想到了8月5日在微博中宣布辞职的夏治冰。

  夏治冰1998年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毕业后进入比亚迪工作,十三年中,从最基础的职员做到比亚迪集团副总裁兼销售公司总经理。他带领的团队曾经连续创下销量100%的提升,被称为“比亚迪神话的缔造者”。

  就是这样一个比亚迪的开国功臣,却于2011年8月5日在微博中写道:“累了。辞去在比亚迪的一切职务。”就此画上自己在比亚迪的句号。

  是功成身退还是引咎辞职?夏治冰的离职在外界看来很突然,但对比亚迪营销部门的内部员工来说却是早有伏笔。

  “雅鲁藏”告诉记者,今年5月,比亚迪汽车销售公司曾经经历过一次裁员,当时主要针对各个战区,大约裁减了20%的员工。他认为那一次力度不够的裁员,是导致夏治冰离开的原因之一,“他不愿意把自己一手扩展的员工一次性裁掉。”

  如今夏治冰已然离去,公司计划的裁员风暴自然随之呼啸而来。

  提起对夏治冰个人的评价,“雅鲁藏”说:“大家都很爱他,对员工的关怀很人性化。”但是对于夏推行的营销战略,“雅鲁藏”则称:“好的时候跟进得太厉害,结果弓拉得太满了。”

  “雅鲁藏”所指的好的时候,恰好是在夏治冰2005年升任比亚迪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之后。

  2005年比亚迪汽车中级车F3上市,2006年公司完成5万辆销量,2007年销量翻至10万辆,2008年再次翻倍到20万辆,2009年实现约44.5万辆的销量。

  如果按这样的增长速度,比亚迪也许真能实现四年前提出的“2015年销量全国第一、2025年全球第一”的美好愿景。但是从2010年开始,比亚迪汽车却踏上了另一条路。

  2010年,比亚迪的销售目标为80万辆。就是这一年,比亚迪经销商数量增加了一倍,结果只实现了52万的销量。

  知名汽车行业分析师贾新光对新金融记者说:“目标定的80万销量,就得按80万的情况招人。去年只实现52万,今年恐怕这个数字也到不了。这个气球吹得太大了,总有破的一天。”

  也是在这一年,陈凡和众多2010届同事进入了比亚迪营销部门。但是进入公司后销量急转直下,使得众多新人无事可做。“的确不需要这么多人。”陈凡说,“扩招决策的失败也是2010届员工被裁减最多的主要原因,已经有90%面临走人了。”

  与激进的“人海战术”不相符的是夏治冰在营销技巧和渠道控制方面表现出来的羸弱。“雅鲁藏”告诉记者,面对2010年增长缓慢的销售市场,他们当时的营销略只有一条,就是疯狂“压库”。

  2010年4月,比亚迪成都经销商首先改旗易帜,自此之后比亚迪在浙江、山东、河南等地都发生了经销商退网事件。同年8月,在郑州举行的一个车展上,当地的经销商公开了与比亚迪汽车的矛盾。这次车展上的闹剧,把比亚迪与经销商之间的尖锐关系昭告天下。

  随后,外界对比亚迪汽车销售网络设置、商务政策等一系列问题的质疑一直没有断过。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秘书长罗磊称:“比亚迪的营销策略显然太过自信了,没有预估到市场对比亚迪各车型的承受能力。此前市场上对比亚迪的批评声音太多了,比亚迪要逐步消化这些负面影响,是时候进行一场大手术了。”

  贾新光也表示,比亚迪在年前针对售后人员和今年5月针对营销人员的裁减正是公司做出的调整,目前这次规模较大的裁员则是比亚迪重新建立新的营销架构的表现。而这种不破不立也只能在夏治冰离任之后才能进行。

  对于传闻中的裁员数字,罗磊直呼不可思议,“是不是汽车不想卖了?”他支持比亚迪从营销团队开始,重新调整组织结构,包括营销方式、渠道管理等方面,全都重新考量。但是目前比亚迪的营销网络已经相当脆弱,如果步子迈得太大,反而会造成更大的伤害。